两位前首相,对高市早苗的言论表示不以为然。 一位是老朋友鸠山由纪夫。11月8号,他在X平台表示,高市早苗的“集体自卫权”相关言论,只会煽动助长危机。 另一位是野田佳彦。他也在8号接受采访时表示,“深感震惊”,并说将在国会审议时追问高市早苗,因为他能“感觉到高市的危险性”。 鸠山由纪夫一针见血地指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日本不应介入”。他批评高市早苗“煽动危机只是为了正当化军备扩张”。 这位前首相的立场并非亲中,而是基于对地区稳定的基本尊重和对日本和平宪法精神的坚持。 与鸠山由纪夫相呼应,野田佳彦作为日本第一大在野党立宪民主党总裁,在宇都宫市对记者坦言:“我非常惊讶。我觉得她很危险”。 他进一步指出:“历任首相都严格控制此类言论,因为此类言论将对国内和国际产生极大影响”。 这场争议的源头,是11月7日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上的一场答辩。 高市早苗当时宣称,若中国“动用武力掌控台湾”,日本可能依据现行安保法制,将其认定为“存亡危机事态”,从而启动集体自卫权。 以首相身份在国会公开将台湾与“日本存亡”挂钩,被广泛视为日本防卫战略前所未有的“前沿化升级”。 日本媒体普遍解读为,这是对宪法第九条“专守防卫”精神的实质废弃。 高市早苗并非首次打出“台湾牌”。作为自民党防卫鹰派代表,她长期推动修宪与军备常态化。 从议员时期的“台湾有事论”到如今首相身份下的“集体自卫权前置”,其路线图早已形成清晰轨迹。 高市早苗的言论并非孤立事件。2025年夏季发布的《防卫白皮书》早已为此铺路。 文件首次将中国东海与台海周边的活动形容为“前所未有的挑战”,并反复强调日本正面临“战后最严峻安全环境”。 “灰色地带行动”“离岛战备”“岛屿转移演练”等表述,被整合进政策语境中,为日本扩张军费、完善法律提供全套正当化逻辑。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日方已在与台湾隔海相望的先岛诸岛部署紧急撤离机制。 官方宣称将在危机情境下于6天内转移约12万名居民和游客,这一计划虽被包装为“国民安全保障”,但从地理与操作层面看,其对准的正是“台海军事化”情境。 台海危机被日本政治化的同时,美日军事联动也在同步强化。 2025年3月,美国防长海格塞斯访日,公开表示日本是“第一岛链遏制中国的中枢力量”。 驻日美军司令部即将升级,以实现更高效的战时指挥能力。 同年夏季的ANNUALEX 2025美日联合军演,将重点区域设在宫古海峡与菲律宾海。 演练科目涵盖“航道夺控”“两栖登陆”“多域战协同”等明显具有进攻属性的作战内容。 日本已在第一岛链扮演“军事桥头堡”的角色。高市内阁对此非但没有回避,反而主动推进——无论是政策语言还是作战演习,均释放出日本正“预设战争”的强烈信号。 高市早苗的言论即便在日本国内也引发强烈反弹。 冲绳当地媒体《冲绳时报》直接向高市早苗喊话,切勿“轻言参战”。冲绳地理位置靠近台湾,一旦台海爆发冲突,将首当其冲。 日本共产党的《赤旗》报发表题为《台湾有事为“存立危机事态”,首相答辩引发国土战场化忧虑》的文章。 文章警告,一旦参战,日本将难以避免遭到中国反击,尤其是靠近台湾的西南地区可能首当其冲。 立宪民主党参议员小西洋之在社交媒体上质问道:“高市首相是否明白自己发言的含义?如果在美中交战的台海危机中,中国并未攻击日本。 但日本为了保护美军而以集体自卫权攻击中国军队,那么日本将立刻遭到中国反击,全面战争爆发,许多自卫队员和平民将死伤。” 从军事角度看,高市早苗的叫嚣难以掩盖日本自卫队的先天不足。 虽然干部比例极高,但自卫队严重缺乏基层自卫官,加上从平成时代开始到现在,自卫队一直存在“征兵难”的问题,进一步影响到了“战争潜力”。 更重要的是,日本究竟参不参战,也不是日本政府说了算,而是由美国说了算。 但从过去几年来美国政府所做的一系列兵棋推演上看,美军在台海战区的“赢面”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小,极大地影响到了美军的干预意愿。 高市早苗的发言,或许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对美国的“表忠心”,改变不了解放军在东亚地区存在巨大军事优势的客观现实。 日本共產黨機關報《赤旗》警告,一旦參戰,日本將難以避免遭到中國反擊,靠近台灣的西南地區可能首當其衝,日本國土有淪為戰場的嚴重風險。 冲绳岛的《冲绳时报》直接向高市早苗喊话,切勿“轻言参战”。就连美国在台海问题上的干预意愿都在逐渐下降,高市早苗却主动跳进这个漩涡,不禁让人疑问:这究竟是为日本国家利益着想,还是为政治野心冒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