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这人被判烹刑,临刑对刘邦说:我说一句再死!刘邦听后大喜:升官 这人可不是无名小

这人被判烹刑,临刑对刘邦说:我说一句再死!刘邦听后大喜:升官 这人可不是无名小卒,正是西汉初年的栾布,他能从滚沸的油锅前捡回一条命还升官,本质是踩准了刘邦的政治算盘,每句话都说到了刘邦的心坎上。 早年栾布穷困潦倒,在燕国当酒保,后来跟着燕将臧荼打仗,臧荼兵败后他成了俘虏,是当时已经崭露头角的彭越花钱把他赎出来,还任命他做了梁国的大夫,这份知遇之恩在栾布心里扎了根。 公元前 196 年,汉初三大名将的悲剧轮到了彭越头上,刘邦以 “谋反” 的罪名把彭越抓起来,不仅诛灭了他的三族,还把他的首级砍下来挂在洛阳城门上示众,特意下了死命令:“有敢来收殓或探视的,立即逮捕”。 这时候栾布刚出使齐国回来,一进城就看到了彭越的首级,换旁人早吓得绕道走了,他却径直走到首级下面,一边汇报出使情况,一边摆上祭品哭祭,这波操作直接把看守的官吏吓傻了,当场就把他抓起来送到了刘邦面前。 刘邦一见栾布就火冒三丈,指着鼻子骂他想跟彭越一同谋反,当即下令拖出去烹杀。左右侍卫架着栾布往烧得滚开的汤镬走,这时候栾布反而镇定下来,回头喊了句想再说一句话再死。 刘邦大概是觉得临死前让他说两句也无妨,或许还想看看他有什么求饶的花样,就不耐烦地让他说。结果栾布一开口就没按常理出牌,他压根没提自己的冤屈,反而直击刘邦的要害,说起了彭越的功劳。 他说当年刘邦在彭城大败,在荥阳、成皋一带被项羽追着打,之所以没被项羽彻底消灭,全靠彭越在梁地牵制楚军。 那时候彭越的立场简直是战局的风向标,只要他稍微偏向项羽,汉军立马就得崩盘,正是他坚定不移地站在刘邦这边,用游击战不断袭击楚军的粮道,才让项羽首尾不能相顾,疲于奔命。 后来决定天下归属的垓下之战,要是没有彭越率领的军队赶来会师,项羽根本不会败得那么彻底,刘邦也坐不上皇位。 这些话可不是栾布瞎编的,楚汉之争的史料里写得明明白白,彭越堪称 “游击战始祖”,他率领的部队在楚军后方神出鬼没,专门破坏补给线,光是公元前 204 年这一年,就先后攻占了楚军的睢阳、外黄等十七座城池,把项羽的粮草基地搅得鸡犬不宁。 项羽为了对付他,不得不多次从正面战场撤军回援,这才给了刘邦喘息和重整军队的机会。张良当年给刘邦出谋划策时就明确说过,彭越是能决定楚汉胜负的关键人物之一,没有他,想打败项羽根本是痴人说梦。 栾布话锋一转,又戳中了刘邦的隐忧,他说现在天下安定了,彭越接受了符节分封,本来想把爵位世世代代传下去,结果就因为刘邦征兵的时候他刚好生病没去,就被怀疑谋反,连谋反的证据都没找到,就因为这点小事灭了他三族。 这话里藏着的潜台词太狠了:你这么对待功臣,其他功臣能不害怕吗?当时刘邦刚杀了韩信没多久,三大名将已经折了两个,英布本来就心怀惴惴,要是再因为杀栾布坐实 “兔死狗烹” 的名声,剩下的功臣说不定真得被逼反。 刘邦是什么人?那是从乱世里摸爬滚打出来的政治家,这点道理他比谁都清楚。栾布这番话等于是把他的私心和隐患摆到了台面上,既没指名道姓骂他,又精准点出了问题的关键。 更妙的是栾布最后那句 “今彭王已死,臣生不如死,请就亨”,这姿态做足了,既表现了对彭越的忠诚,又没逼着刘邦认错,给了他台阶下。 刘邦瞬间就想明白了,杀栾布容易,可杀了他之后,功臣集团的恐慌情绪只会更严重,到时候万一逼反了英布,又是一场大乱。反而放了栾布,还能落个 “纳谏容贤” 的名声,安抚一下其他功臣,顺便还能收个忠臣,这笔买卖太划算了。 所以刘邦当场就改了主意,不仅赦免了栾布的死罪,还直接任命他做了都尉。这波操作看似突然,其实全是算计。 后来栾布的表现也没让刘邦失望,到了汉文帝时期,他当上了燕国的国相和将军,治理地方很有一套,燕、齐两地的百姓还特意为他建了祠庙,叫 “栾公社”,可见他确实有真本事。 刘邦这一手 “化敌为臣”,既解决了眼前的舆论危机,又给自己挖来了人才,不得不说老谋深算。要是栾布当时真只顾着求饶,或者骂刘邦过河拆桥,恐怕早就成了锅里的肉,哪还能有后来的风光。 这就跟下棋一样,栾布精准预判了刘邦的下一步,用一段话把死局走活了,刘邦也顺水推舟,既保住了面子又得了实惠,俩人算是打了一场漂亮的心理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