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乌军总司令,俄罗斯为夺取整个顿巴斯正在进行“最后一搏”!11月10日,乌军总司令

乌军总司令,俄罗斯为夺取整个顿巴斯正在进行“最后一搏”!11月10日,乌军总司令瑟尔斯基接受《纽约邮报》采访时称,俄军正在波克罗夫斯克地区发动战略性进攻行动,当地局势确实紧张。 波克罗夫斯克的战略价值早已注定其成为必争之地。这座位于顿涅茨克市西北60公里处的煤矿城市,多条公路与铁路在此交汇,长期为乌军东部前线部队输送物资,是无可替代的后勤命脉 。 原本人口约6万的城市,如今仅余1.2万居民坚守,战争的创伤早已刻进城市的每一寸土地。俄军显然深谙此地的重要性,从驻乌总计约70万名兵力中,抽调足足15万人压向波克罗夫斯克,更投入精锐机械化部队与4个海军陆战旅,摆出志在必得的架势。 这种集中优势兵力的打法,堪称俄军在顿巴斯战线的“孤注一掷”,其野心昭然若揭:从北、南、东三面包抄,切断乌军补给线,逼迫剩余居民撤离,最终拿下这座门户城市,为全面夺取整个顿涅茨克州扫清障碍。 面对俄军的狂轰滥炸,乌军并未退缩。瑟尔斯基直言,乌军的核心任务就是让俄军的动员人数追平甚至赶不上伤亡人数,用血肉磨坊般的抵抗消耗敌方有生力量。 过去两个月,俄军的进攻从未停歇,炮火密度一度刷新战场纪录,可即便如此,仍未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战线始终在波克罗夫斯克外围胶着。 更具说服力的是9月的反攻成果,乌军一举让俄军付出约1.3万人伤亡的惨重代价,成功收复逾165平方英里领土,只是俄方至今仍在地图上顽固标注这些区域为己方控制,这种自欺欺人的宣传,早已与战场现实严重脱节。 这场攻防战的背后,是现代战争的精准对决与后勤博弈。瑟尔斯基透露,乌军正集中力量打击俄军的无人机发射场与指挥中心,这两类目标是俄军精准打击与战术调度的核心,摧毁它们就能瘫痪敌方的作战体系。 但这样的远程打击任务,对侦察能力与高精度弹药提出了极高要求。乌军炮兵常常需要对后方远距离目标发动攻击,导弹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可现有装备显然难以满足持续作战的需求。 俄军则凭借无人机与导弹优势,持续轰炸乌克兰的发电站、桥梁与工厂,试图从民生与后勤两方面瓦解乌军抵抗意志,这种无差别攻击让乌克兰的防御压力与日俱增。 局势的严峻,让瑟尔斯基不得不向合作伙伴发出紧急呼吁。他明确提出需要更多导弹、先进防空系统与电子战设备,这些装备是应对俄军空中打击、保障前线补给的关键。 没有足够的防空系统,俄军无人机就能如入无人之境,持续消耗乌军有生力量;缺乏高精度导弹,乌军就难以对俄军纵深目标形成有效威慑;电子战设备的缺失,则让乌军在战场感知与通信安全上处处被动。 这些装备缺口,早已不是单纯的“援助”问题,而是决定波克罗夫斯克防御战成败的关键变量,更是影响整个顿涅茨克战线走向的核心因素。波克罗夫斯克的坚守,对乌克兰而言意义非凡。 这座城市不仅是后勤枢纽,更是东部战线的精神支柱,一旦失守,顿涅茨克州的防御体系将全线动摇,乌军将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而对俄罗斯来说,这场进攻是夺取顿涅茨克的“最后一搏”。 投入如此多精锐兵力后,若仍无法突破防线,不仅会重创俄军士气,更会影响其后续战略布局。双方都没有退路,这场围绕“顿涅茨克门户”的鏖战,注定会成为俄乌冲突中最惨烈也最关键的战役之一。 战争的残酷从来都不止于战场,波克罗夫斯克剩余的1.2万居民、前线浴血奋战的士兵、后方饱受轰炸之苦的民众,都是这场冲突的受害者。瑟尔斯基的采访,既展现了乌军坚守的决心,也暴露了现实的困境。 先进装备的援助能否及时到位?俄军的猛攻能否被彻底遏制?波克罗夫斯克能否守住?这些问题的答案,将直接改写俄乌冲突的走向。 但无论结果如何,这场战役都再次证明,战争从来没有赢家,唯有尽快回到谈判桌前,通过对话解决分歧,才能让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重归和平。 顿涅茨克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