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花了7980元相亲6次,每次都被删微信。这事儿搁谁身上都挺郁闷。 河南一位35

花了7980元相亲6次,每次都被删微信。这事儿搁谁身上都挺郁闷。 河南一位35岁的高数老师杨先生就遇到了这样的事。 他是一名高数老师,平时工作环境比较单纯,一直没找到合适对象。后来找到一家叫“郑恋爱”的婚恋机构,交了7980元,希望能通过专业服务找到另一半。 婚介给他安排了6次见面。杨老师很重视每次相亲,从不迟到,还会请女生吃饭,结束后开车送对方回家。他觉得自己的条件也不错,提供了真实的素颜照、学历证明,还展示了自己的文采。 但奇怪的是,每次见面后都没有下文。女生要么简单回一句“不合适”,要么直接删他微信。 杨老师想不明白:“女生不愿意很正常,但最起码给我一个反馈啊。” 婚恋机构对此却有不同说法。 工作人员翻出了他们和女生的沟通记录,记录显示,女生们普遍反映杨先生“非常直男,情商也有点低”。 机构负责人举例说,杨先生自称文采好,希望女生因此喜欢他,但实际聊天时话题很生硬,缺乏灵活性。比如他会突然问女生一些很理论的问题,让对方不知道如何接话。 “这和杨先生自己认为的‘文采好’有很大差距。”工作人员说。 杨老师听到这个评价很生气,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人格攻击,甚至表示可以找女生当面对质。 现在,杨老师要求退还一半费用,也就是3990元。但机构认为他们已经提供了服务,拒绝了退款,只同意继续帮他介绍或赠送其他服务。 双方各执一词,事情就这么僵持着。 站在旁观者角度,这事儿其实挺典型的。 高数老师的思维可能更偏向逻辑和理论,而恋爱交往更需要的是情感共鸣和灵活沟通。这种差异可能造成了他在相亲过程中的困扰。 婚恋机构作为服务方,确实安排了见面,但如何衡量服务效果,如何界定服务责任,这些都是模糊地带。 至于照片和真人的差距问题,在网络交友中确实常见。不只是婚恋机构,我们自己发朋友圈也会选角度好的照片,这本身就是个普遍现象。 杨老师的经历给很多单身朋友提了个醒:找对象这件事,真的不能全交给中介。自身的沟通能力、对他人的理解能力,往往比所谓的“条件匹配”更重要。 希望杨老师能从中吸取经验,调整心态和方法。也期待婚恋机构能更负责任,不只是安排见面,还要给予客户必要的沟通指导。 相亲路上,理解和真诚永远比技巧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