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尖对麦芒:关于一篇文章和网友的观点对撞 这是10天前发生的一件事。大同四中门口中午放学时段,一女学生在购买小吃时,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在南校门学生出行通道上,当时正值放学人流高峰,为避免造成拥堵,影响其他同学出行,当值副校长对其进行劝离未果,随即拔下该同学车钥匙,引发双方争执。经调查,事情发生过程中,双方均有不当行为,经批评教育,均认识到错误,达成互相谅解,并当时归还该同学车钥匙。 这是学校通报提供的大概情况。说实话,我对这个通报很沮丧,这其中的用词让人错谔,“双方争执均有不当行为,经批评教育均认识到错误,达成互相谅解,”这样的口气根本不是老师管学生,更像是普通人发生在大街上纠纷。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出学校说话是那么小心翼翼,甚至是低三下四,害怕再次被网暴,这种所谓的互相谅解,让教育蒙羞。然而,网友们却不买帐,部分网友脱离事件全貌,化身“道德审判官”与“业余法律专家”,将批判的矛头片面指向校方。他们抓住副校长“拔钥匙”这一处理方式的瑕疵无限放大,用碎片化的法律条文生搬硬套,对涉事副校长进行人身攻击,恶意揣测学校“故意刁难学生”,如果把校长抓起来,刑事立案判刑,这些人才会心满意足。作者有感于此,几天后的11月5日发布了一篇文章:大同四中淀粉肠事件的冷思考,别让“谅解”误了孩子的一生。文章指出这种充满戾气的舆论场,不仅严重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让一线教育者陷入“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的两难境地,这份看似“保护学生”的网络戾气,实则可能成为伤害孩子长远发展的“隐形利刃”。 文章发布后,部分网友仍然对校长揪住不放,其中一位网友说:你为何敢不定义那个副校长叫光天化日之下当众抢劫,是严重的刑事犯罪。 虎侃世界回复道:如果教师不敢管学生,如果警察不敢维持秩序,如果医生不敢治病,这个社会成何体统?过马路时有车,孩子仍然不顾危险的往前跑,家长一定会紧紧拉住孩子的胳膊,并且在屁股上拍一巴掌,这个家长难道有错吗?女学生正在成长的阶段,世界观安全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受到一点约束必须要承受,就像一棵树,在成长的过程中要剪枝,难道剪枝人是破坏树木的生长吗?如果这位副校长受到网暴,心中产生阴影,再也不敢管学生,这才是社会的不幸。谢谢留言,欢迎交流! 网友又回复道:你不能用一个大恶去惩戒别人的错误。就好像你怕一个女孩失身你就割掉她的子宫,你觉得残忍吗?不是不可以惩戒,不是不可以管教,但你不能抢劫。 看到这样的留言,虎侃世界感到多说无益,于是回复道:谢谢回复,尊重你的观点,但和作者完全不在一个频道。 对这样的观点,我不说对错,难道我们这个社会真的需要如此狭隘与偏执吗?欢迎网友们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