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美籍华人表示中国人不要太自大,美国之所以去工业化,是因为钢铁,机电,军工,这些都是低附加值产业,进入战时,分分钟拉爆产量? 美国去工业化,其实根本不是主动“甩掉低端产业”,真实情况是,美国把制造环节往海外搬,想着自己留在本土做研发赚大钱,结果忘了一个简单规律:研发和制造是绑在一起的。 制造搬走了,研发也跟着受影响,最后整个产业链都乱成一锅粥。说是主动放弃?分明是“自残式操作”,自己给自己挖坑。 拿钢铁来说,美国连基本的钢材供应都很难保证,英国去年把最后两座高炉关了,美国的钢铁产能早就跟不上需求了,费城有家公司做钳子,号称 100% 美国制造,但老板天天头疼,一旦金属需求上涨,国内钢厂优先供汽车厂,他这种小企业只能干等着,真打起仗来,连民用钢材都保证不了,谈啥“拉爆产量”? 机电产品情况也很尴尬,爱达荷州有家公司想做100%美国制造的皮卡车收纳箱,最后卡在 5% 零件上,滚珠轴承几乎全靠中国进口。 低附加值零件造不出来,高端机电设备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军工领域更尴尬,F-35战机每架要用417公斤稀土,发动机涂层和雷达磁体都靠它,美国有矿,但90%精炼技术在中国手里。 关键矿产依赖进口更严重。 美国地质调查局 2025 年数据,12 种矿产全靠进口,29 种超过一半依赖进口,稀土、镓这些军工和高科技必需材料,几乎全靠中国。 中国之前限制锑出口,美国弹药企业产能就掉链子了,美国本土矿业现在是“审批慢、缺钱、没人干”,建个铸铁厂都困难,加州有公司都说,美国连年产 1 亿磅的铸铁厂都没有,基础材料都造不出来。 那些美籍华人说美国是主动放弃低端产业,就像有人看别人家没米下锅,还说“人家嫌米饭不好吃”,完全是自欺欺人,美国去工业化是产业政策失败,是产业链崩塌,和“嫌低附加值”没半毛关系。 现在全球制造业增加值,美国早被中国拉开差距,表面繁荣靠金融撑着,一碰供应链问题就现怯。 反观中国,钢铁、稀土、基础零件到高端装备,全产业链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才是真工业实力,美国那些七零八落的生产线,关键材料卡脖子,再怎么喊也拉不出“分分钟爆产量”的奇迹。 工业实力,不是嘴上说说就能看的,事实才有说服力。 对此你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