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果不其然! 印度又出手了 2025年11月10日消息,印度财政部正式拍板,宣布对

果不其然! 印度又出手了 2025年11月10日消息,印度财政部正式拍板,宣布对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亚麻织物继续征收5年反倾销税,内地每米2.36美元,香港每米1.14美元 别觉得这是新鲜事,这根贸易保护的大棒,印度已经挥舞了整整十八年。2008年10月就启动了第一次反倾销调查,2009年正式征税,初始税率折合成美元比现在还高,之后两次复审调过税率,却始终没松过手,如今第三次延续,硬是把临时措施变成了“永久枷锁”。 印度这么执着,说白了就是盯着本土纺织业那点“一亩三分地”。这些年他们一直想抢中国的纺织订单,2024年上半年全球纺织订单转移的60亿美元里,棉纺订单大多都流向了印度,他们觉得只要把中国产品的价格抬上去,本土企业就能趁机崛起。可现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德里有家小服装厂老板算过一笔账,用中国亚麻布做一件衬衫成本8美元,加了反倾销税后直接涨了15%。本土布料要么断货要么次品率高,缝好的衬衫一洗就变形,根本没法卖给欧洲客户。最后要么涨价丢订单,要么自己压缩利润硬扛,去年他已经裁掉了三分之一的工人。东莞也有做对印出口的厂家,就算交着高额关税,印度客户还是点名要中国货,因为印度本土产能根本跟不上,品质更是差着一截。 这税率看着是针对中国,实则全是给印度自己人添堵。印度是纺织出口大国,却严重依赖中国的优质亚麻织物做原料,高额关税直接推高了下游产业的成本。2024年印度对华出口的棉花、棉纱总额近40亿人民币,他们一边从中国进口原料,一边给中国成品加税,这种自相矛盾的操作,本质就是牺牲下游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去补贴竞争力不足的本土厂商。 更让人不齿的是,这根本不是孤立事件。就在一个月前的10月9日,印度刚对中国的太阳能封装材料、不锈钢冷轧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短短一个月内连续出手,明显是把反倾销当成了打压中国产品的常规操作。他们嘴上喊着“公平贸易”,实际却在违背WTO规则——2016年后就不能再对中国用“替代国”方法核算倾销幅度,可印度这套延续十八年的征税逻辑,本质就是变相延续违规操作。 中国企业早就不是只能被动承受的样子了。浙江有家纺织厂,以前印度市场占了一成份额,现在干脆把重心转向德国、法国,去年出口额反而增长了20%。全球亚麻市场又不是只有印度一个买家,中国亚麻织物的品质和性价比,在欧洲、东南亚都有稳定客户,少了印度这一个市场,根本影响不了大局。 印度想靠贸易保护给自己的产业“续命”,根本就是打错了算盘。产业竞争力从来不是靠关税壁垒堆出来的,而是靠技术升级、品质提升。这些年他们的纺织业确实抢了些订单,但核心技术和供应链还跟中国有差距,一味靠打压对手,只会让本土企业失去进步的动力。 十八年的关税保护,没让印度亚麻织物产业追上中国,反而让自己的下游企业举步维艰,消费者买单。贸易合作的本质是互利共赢,靠单边制裁、高额关税搞“闭关锁国”,最终只会反噬自己的经济。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