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与特朗普签下“历史性协议”后,越南不到四天就对中国出手,征重税、设关卡、查产业链

与特朗普签下“历史性协议”后,越南不到四天就对中国出手,征重税、设关卡、查产业链,配合美国重构供应链,精准封堵中国转口贸易!一纸协议,中越正面博弈全面引爆。 不少人骂越南 “翻脸比翻书快”,可往深了扒,这事儿压根不是表面看的 “选边站” 那么简单。 先把这纸协议和后续动作的来龙去脉捋明白。10 月 26 日东盟峰会期间,特朗普一口气跟越南、马来西亚等四国签了贸易协定,核心内容很实在:美国维持对越南 20% 的关税不变,比之前威胁的 46% 低了一大截,还给了不少商品豁免权;越南得投桃报李,不仅要大幅削减美国商品的进口关税,还得买波音飞机和美国农产品,顺便配合 “供应链多元化”—— 说白了就是把中国从部分产业链里往外挤。 协议墨迹还没干,越南贸易部就放出风声,说要禁止纺织品 “暂进再出口”,这招精准踩在中国外贸的痛点上。 早年间中国纺织企业就靠把布料运到越南换个 “原产地证明”,躲开美国的配额限制,现在越南一堵,不少企业的货直接卡在胡志明港。 我认识的宁波外贸老板老王前几天还在叹气,他那批本来要转口的家纺,现在堆在越南仓库每天交租金,“以前海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在每箱都拆到最里层查”。 网友最疑惑的是,越南真要跟中国撕破脸? 要知道 2024 年中国还是东盟最大贸易伙伴,光宁波一地今年前两个月对越南的纺织材料出口就涨了 33.2%,浙江企业在越南投了几十亿美元,创造了 20 多万个工作岗位。 越南家具厂用的化纤棉、电子厂缺的零部件,十有八九来自中国,这种产业链绑在一起的关系,哪是说断就能断的? 其实越南打的是 “两头讨好处” 的算盘。 特朗普那边给的诱惑确实大,协议里的关税豁免能让越南每年省出上亿美元成本,可中国这边的市场和供应链支持,越南同样离不开。有专家早就点透了,这些协议根本没有法律约束力,说白了就是 “灵活操作” 的面子工程,越南心里门儿清,真跟中国闹僵,吃亏的是自己。 就像这次禁纺织品转口,只敢拿 “暂进再出” 开刀,对正经在越南加工的中国代工企业,压根没敢动。 这事儿里最有意思的是美国的套路。特朗普一边喊着 “供应链去中国化”,一边又得接受现实 ——2024 年美越贸易逆差高达 1230 亿美元,越南出口美国的电器、服装,核心零件还是中国造。 相当于美国只是把 “中国制造” 的标签换成了 “越南制造”,钱照样流进产业链上游的中国企业口袋。 我前阵去义乌调研,老板们早有准备,不少人直接在越南建了半成品加工厂,就算越南查得严,稍微做点加工就能合规出口,“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做生意的总能找到办法”。 越南自己也在悄悄留后路。 协议签完没几天,越共总书记就赶紧给中方打电话,说要深化产业链合作,这话里的意思再明白不过 —— 跟美国签协议是应付,跟中国的生意才是根本。 毕竟 2025 年 4 月的数据摆着,浙江民营企业光再生化纤对越出口就有 2600 多万,越南橡胶也靠着中国市场卖得红火,这种互相依赖的关系,哪是一纸 “灵活协议” 能拆开的? 说到底,越南这波操作更像 “挤牙膏式妥协”,既给了美国面子,又没真得罪中国。 美国想靠这种协议重构供应链,简直是异想天开 —— 中国企业在东南亚深耕这么多年,从原材料到代工体系早扎下根了,不是换个标签就能替代的。就像老王说的,“就算越南查得再严,我们大不了把裁剪车间搬过去,核心的印染技术还在国内,主动权始终在手里”。 国际间的贸易博弈从来不是非黑即白,越南的选择里藏着小国的生存智慧,可它也该清楚,靠牺牲长期合作换短期利益,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毕竟供应链这东西,拼的是信任和深度,不是靠一纸协议就能强行拆分的。中国企业这些年见过的风浪多了,真遇到封堵,反而能逼出转型的新路子,这或许就是所谓的 “越挫越勇” 吧。 信息来源: 环球时报——2025-07-04 美国宣布与越南达成贸易协议 国别贸易投资环境信息网——2025-09-23越南企业对华热轧板卷提起反规避调查申请 环球网——2025-10-28贸易协议“相当灵活”,未来面临不确定性,美国与东南亚四国“敲定”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