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人员检查箱梁内部裂缝。记者傅曦颖摄
晨报讯(记者傅曦颖通讯员吴叶彬)近日,厦门市交通局桥隧中心启动对海新路高架桥、孚莲路高架桥、内茂高架桥及前场高架桥的箱内“病害”处治工程。
随着年限增长、环境侵蚀和车辆荷载增加,部分桥梁内部出现裂缝、锈胀露筋、支座锈蚀等“病害”,影响结构安全与耐久性。此次工程涉及四座城市主干道高架桥,旨在进行一次系统性“体检与治疗”,延长其使用寿命。
厦门市公路桥隧维护与应急中心桥梁养护工程师郑立满告诉记者,养护团队采用“分级修复”的方式——对轻微裂缝进行表面封闭处理,防止裂缝扩大;对较大裂缝则注入特制环氧压浆料,使其在压力作用下深入缝隙、恢复整体强度。“对于锈胀钢筋,我们会将‘病害’部位凿开除锈,进行防腐处理,再用高强度砂浆修补复原。”郑立满说道。
施工团队采取分段封闭等方式,尽量减少对交通的影响。
截至目前,各项修复工作正在按计划稳步推进,预计12月中旬全部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