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拟强制移除华为中兴设备,中方强硬回应:损人不利己! ——中国外交部:经贸问题政治化只会阻碍全球发展 事件背景 据彭博社报道,欧盟委员会正考虑通过行政手段迫使成员国逐步移除华为、中兴等中国企业的电信网络设备,甚至计划将2020年提出的“高风险供应商”建议升级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强制规定。若该政策落地,欧盟成员国可能面临侵权诉讼和经济处罚。 中方回应:强硬表态,直指要害 11月1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例行记者会上明确回应: - 中国企业贡献显著:华为、中兴长期在欧洲依法合规经营,为当地提供高性价比产品和服务,助力欧洲通信技术升级、就业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 - 反对滥用行政手段:在没有法律依据和事实证据的情况下,以政治化手段限制企业参与市场,严重违反公平竞争原则,是典型的“泛安全化”操作。 - 揭露双重标准:个别国家强行移除中国设备后,不仅技术发展滞后,还承受了巨额经济损失。例如,西班牙、意大利等国曾因替换设备导致网络升级成本飙升。 - 呼吁公平营商环境:中方敦促欧盟摒弃歧视性政策,为中国企业提供透明、非歧视的市场环境,避免损害企业赴欧投资信心。 欧盟内部矛盾凸显 尽管欧盟试图以“技术主权”为名推动政策,但成员国和行业内部反对声浪不断: - 电信运营商抵制:华为设备因性价比高、技术成熟被欧洲运营商广泛采用,移除将大幅增加5G建设成本,德国电信、沃达丰等已公开表达担忧。 - 成员国拒绝让渡决策权:欧盟成员国长期坚持电信基础设施自主决策,维尔库宁的提案可能引发成员国与欧盟的“法律冲突”。 专家分析:政治化经贸问题危害全球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指出,欧盟此举是“跟风美国打压中国科技企业”的典型表现,但缺乏独立判断: - 技术发展受阻:若排除中国5G技术,欧盟可能落后于全球竞争,延缓数字化转型进程。 - 经济代价高昂:据估算,替换华为中兴设备将导致欧盟通信基建成本增加20%,并影响产业链上下游就业。 - 破坏国际规则:将经贸问题政治化,不仅损害中欧互信,更可能引发全球供应链“脱钩”风险。 未来展望 中方已多次强调,任何国家的技术竞争都应基于市场规则和公平原则。若欧盟执意推进相关政策,中国或将采取反制措施,例如推动国内企业减少对欧洲关键零部件的依赖,或通过WTO争端解决机制维权。 网友热议 - “欧盟这是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没有中国技术,欧洲5G要落后十年!” - “支持外交部强硬表态,必须反击不公平待遇!” 结语 在全球化背景下,经贸“政治化”只会两败俱伤。中欧作为重要经贸伙伴,合作远大于分歧。希望欧盟能正视现实,以理性态度维护市场公平,而非屈从于非理性政治操弄。 (本文综合自外交部记者会实录、行业分析及公开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