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晚,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华灯璀璨,第十五届全运会开幕式在此盛大举行。暖场表演环节率先点燃全场激情,在众多精彩节目中,来自揭阳的潮剧表演尤为引人注目。伴随着演员们水袖轻扬、唱腔婉转,这项拥有五百余年历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再次向全国观众展现了其独特魅力。
作为潮剧的重要发祥地,揭阳素有“小戏之乡”“戏剧之乡”的美誉。而今,这朵根植于岭南沃土的“南国鲜花”,如何穿越岁月长河,在新时代的舞台上依然馥郁芬芳?

源远流长:从“戏县”辉煌到全运绽放
漫步在揭阳古城的青石板路上,耳畔仿佛依稀回响着穿越时空的古老唱腔。揭阳的戏剧活动历史可追溯至明代中期。1958年,考古工作者在渔湖西寨村的一座明墓中,发现了嘉靖年间的手抄南戏剧本《蔡伯喈》。这一珍贵文物中夹杂着不少土音和潮汕方言,为明代中期以前揭阳戏剧活动的兴起提供了确凿证据,也印证了揭阳在潮剧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蔡伯喈》剧本堪称南戏到潮剧“过渡时期”的活化石。专家介绍,明初南戏传入潮汕地区时,仍以中原正音演唱,称为“正音戏”。后来,正字戏与本地的演唱艺术深度融合,改用本地方言演唱,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地方剧种——“潮音戏”。历经清朝和民国的发展,这一名称最终被“潮剧”所取代。
清光绪年间,揭阳潮剧迎来第一个高峰。当时的揭阳戏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多达几十班,揭阳因此赢得了“戏县”的美称。《苏六娘》《荔镜记》《金花牧羊》等经典剧目因其内容精彩、演员功底深厚而广受喜爱,许多剧目至今仍是潮剧舞台上的保留节目。

新中国成立后,揭阳潮剧事业得到高度重视,专业和业余剧团如百花齐放。从20世纪50年代的玉春香、榕江两个专业剧团,到20世纪70年代涌现的炮台、渔湖、东山等众多业余剧团,揭阳潮剧在艺术质量和数量上都走在潮汕地区前列。
潮音雅韵:溶于血脉的乡音与独具一格的帮声
潮剧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极其鲜明的艺术特色,成为中国戏曲百花园中一朵别具风韵的“艺苑奇葩”。
“潮剧的特色最主要就在于它的音乐,包含曲谱音乐以及唱腔音乐。”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剧代表性传承人林柔佳告诉记者。潮剧音乐属曲牌联套体,唱南北曲,声腔曲调优美,轻俏婉转,特别善于抒情。清代中叶以后,它又吸收板腔体音乐,显得更加灵活多姿。
潮剧唱腔最别具一格的特点,当属“后台帮声”。这种独特的帮声形式,在全国戏曲界都极为罕见。戏剧专家们在论及潮剧时,普遍认为潮剧的帮声是其他剧种都无法做到的,是潮剧最具特色的艺术表现手段。

在表演艺术上,潮剧遵循传统的“四功五法”,并有严谨的角色行当划分。生、旦、净、丑四个基本类型下又细分出各种角色,每个行当的表演都有严谨的程式规范。“行当的划分包含人物性别、年龄、身份、地位、性格、气质等丰富内容,让观众一看就能分清形象美丑。”林柔佳解释道。
“揭阳潮剧的特点还在于其题材贴近生活,来自于老百姓身边的故事。”林柔佳说,如《龙井渡头》《苏六娘》《丁日昌》等诸多潮剧名本都取材于本土生活。这些题材大多弘扬惩恶扬善、助人为乐等向上向善的价值观,这也是潮剧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重要原因。
古树新枝:在守正创新中延续下一个五百年
从艺近50年,林柔佳亲历了潮剧的兴衰起落。20世纪80年代,他进入揭阳潮剧团,正赶上潮剧的黄金时期。“那时候剧团在剧院演戏,场场爆满,一票难求。”林柔佳回忆道。然而随着文化消费习惯的变化和老一代观众的减少,潮剧与其他地方戏曲一样,面临着传承困难和受众减少的困境。

为了打破这一困境,揭阳积极探索创新路径,让这朵“南国鲜花”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在揭阳古城丁日昌纪念馆,每周固定的日子,潮乐总会如期而至。精致的戏台上,演员们水袖轻扬,唱腔婉转;台下的观众如痴如醉,喝彩声此起彼伏。这处依托清代爱国政治家丁日昌故居打造的文化空间,已成为揭阳潮剧传承保护的生动现场。
“丁府有戏”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成为潮剧传承保护的重要平台。暑假期间,揭阳市潮剧传承保护中心依靠这一平台,在丁日昌纪念馆举办少年儿童潮剧培训和潮剧展演惠民活动。培训内容涵盖潮剧艺术知识、唱功技巧、表演技巧等,由中心的优秀青年演员授课。这些创新举措吸引了更多少年儿童关注和喜爱潮剧,在年轻一代中播下传承潮剧文化的种子。
与此同时,为传承和弘扬潮剧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揭阳市潮剧传承保护中心组织联合揭阳市的潮剧票友会、潮乐社等,每周固定时间在丁日昌纪念馆举办“丁府有戏”惠民潮剧展演活动。从剧目选择到演员阵容,都力求做到精益求精,演出的剧目涵盖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教育、廉政教育等丰富内容。
除了“丁府有戏”这一品牌活动,揭阳还积极推行“戏曲进校园”“戏曲进农村”“送教上门”等潮剧培训活动,将潮剧带入校园课堂和乡村舞台。通过这些活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有机会接触和了解潮剧,为潮剧的传承发展奠定了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从经典剧目《苏六娘》《荔镜记》到现代大作《大国赤子》,从乡村戏台到全运舞台,揭阳潮剧走过五百余年沧桑岁月,如今正以昂扬的姿态展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魅力。当游客漫步在揭阳古城的石板路上,耳畔萦绕着古典潮乐的旋律,不经意间就能邂逅一场精彩的潮剧演出。这一切,共同构成了一幅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化画卷,见证着这朵“南国鲜花”在新时代更加绚丽的绽放。
文丨记者陈锴跃
图丨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