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美国这段时间里,为啥很少打台湾牌了?说白了,是因为美国已深刻认识到,就算这会爆发

美国这段时间里,为啥很少打台湾牌了?说白了,是因为美国已深刻认识到,就算这会爆发冲突,他们也没办法再限制中国海军开向西太平洋,反倒给大陆送了统一的机会。 台湾海峡的风浪看似平静,可底下暗流涌动。美方那些年总爱派舰艇穿梭,官员频频窜访,搅得两岸关系不得安宁。可从2024年下半年起,这股劲头儿就弱了下去。为什么?美方看清了,就算真闹起来,他们也挡不住中国海军大步迈向西太平洋,反倒白白给大陆统一进程添把火。力量对比变了,游戏规则也得跟着变,这出戏的下一幕,会不会直接指向两岸一家亲? 过去几年,美方在台海问题上动作不断。2024年上半年,他们搞了多次所谓“自由航行”行动,比如1月“约翰·芬恩”号驱逐舰穿越,3月和6月又有舰艇跟上。 这些操作配上国会听证会的喊话,文件在桌上推来推去,表面上是要维护“航行自由”,骨子里是想卡住中国海军的脖子。外交上也来劲儿,4月和7月,美官员接连访台,签协议、发声明,国务院网站还更新了对台“六项保证”,浏览量直线上升。 转眼到2024年下半年,节奏就慢了。8月后,穿越次数拉长,10月才来一次“希金斯”号和英国护卫舰的联合行动,声明也低调,只说“例行公事”。 2025年上半年,特朗普政府上台,政策文件强调“战略模糊”,2月国务院删了不支持台湾独立的表述。 9月16日又一穿越,但舰艇很快就掉头去关岛。 这变化不是偶然,美方开始掂量自家斤两,不敢再高调打台湾牌。 9月的中美经贸会谈在马德里开场,两天议程紧锣密鼓,美方代表翻数据表,中国一方陈述光伏出口份额。 焦点全在关税和TikTok上,台海话题几乎没影儿,只有背景一提带过。 会谈外,西班牙街头人来人往,车队穿梭,可里面空气里没那股火药味儿。这次低调,标志美方策略调整,从2024年的5次穿越降到2025年的几次,干预从高频变低调。 美方这么收着,是因为中国海军实力上台阶了。2024年5月“联合利剑-2024A”演习,出动111架飞机和46艘舰艇,封锁线拉得严实。 美英舰艇只能在外头转悠,象征性过场走走。10月“联合利剑-2024B”接着来,单日多艘舰艇和飞机上阵,封锁更精准。 12月大型巡航,辽宁舰和山东舰编队深入东海,补给线拉长,实战能力显露无遗。 五角大楼2024年12月18日的《中国军事与安全发展报告》直言,中国海军舰艇总数超美,370艘现役,预计2025年达395艘。 报告承认,中国反介入能力让美军头大,东风导弹一出,F-35机群得退到关岛,航母群补给费劲。 2025年上半年,东海实弹演习升级,炮声隆隆,舰炮瞄准靶标。 这些演练不光练兵,还常态化巡航西太平洋,外部干涉空间越来越小。 11月5日,国产航母福建舰在海南三亚正式入列,电磁弹射系统高效,飞机出动率翻倍。 这艘舰2022年下水,2024年开始海试,现在服役,标志中国海军远洋投射力覆盖西太。 美方智库分析,这种配置压缩了他们的干预窗口,过去穿越非但没挡住中国海军,反而帮着练兵,巡航路径固化。 经济上,美方更没底气。中美贸易2024年超6500亿美元,中国光伏和电池出口占全球一半,5G设备稳居首位,稀土出口七成。 F-35生产线全靠这个,供应一卡,美方工厂就得停工。苹果从中国市场赚28%营收,供应链根深蒂固。贸然升级冲突,自家经济先伤元气。 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国会虽有声音推军售,但整体转向风险管控。7月听证会,国防部长强调不寻求与中国冲突。 政策文件显示,台湾成“豪猪”策略,投资不对称防御,可支持力度存疑。 美方发现,那些军舰穿越和声明,没遏制中国海军,反倒助长大陆部队实战,统一机会更大。 中国综合国力稳步提升,海军远洋能力已覆盖西太平洋,外部势力插手余地窄了。这对两岸统一是实打实的利好,和平发展空间宽广。国际格局多极化,美方退让就是实力对比的结果。中国坚定维护核心利益,推动对话合作,避免冲突升级。 说到底,美方打台湾牌少了,是因为他们清醒了:冲突一开,中国海军照样开向西太平洋,他们限制不了,反倒推大陆统一进程加速。两岸一家亲是大势,和平统一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