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1976年,52岁的金庸出轨16岁林乐怡,他和妻子离婚,妻子说:“离婚可以,但是

1976年,52岁的金庸出轨16岁林乐怡,他和妻子离婚,妻子说:“离婚可以,但是我有一个条件,答应我”,令人意外的是,金庸没经过林乐怡的同意,直接满口答应! 香港街头霓虹闪烁的1976年,一位52岁文豪的私生活忽然成了街谈巷议的焦点。他爱上了一个22岁的年轻姑娘,铁心要离婚,前妻却没哭没闹,只淡淡扔出一句:“离婚行,但你得答应我一个条件。”这条件一出,谁也没想到,他二话不说就点头了。这背后,藏着多少家庭的隐痛和人生的代价? 1956年那年金庸32岁,在香港遇上比自己小11岁的朱玫。两人一个是报社编辑,一个是女记者,工作上搭档默契,很快就结了婚。婚礼简单,就在朋友圈里办了办,大家围坐一桌,吃着家常菜,聊着报纸上的新闻。朱玫这人,办事利索,从小在台湾长大,念过辅仁大学,翻译德文样样行。她嫁过来后,没闲着,直接帮金庸打理家事,还生了四个孩子:大儿子查传侠1957年出生,聪明伶俐,从小爱看书;后面还有女儿查传诗、次子查传倜和小女儿查传訥。家里热闹起来,朱玫一边带孩子,一边管账,日子过得紧巴巴却有奔头。 金庸那时候正憋着股劲儿想办自己的报纸。1959年,他拉起《明报》,起步难啊,香港新闻圈竞争白热化,钱不够用,人手也缺。朱玫咬牙把自家首饰和母亲留下的玉镯全卖了,换来几千块港币,直接投进去顶工资。她还跑到报社当记者,白天跑街头采访,晚上回家做饭,常常忙到半夜。报纸慢慢站稳脚跟,金庸的名气也上来了,他的武侠小说一篇接一篇,读者追得火热。朱玫在背后出力不少,她管采访、剪稿子,还帮着看孩子。夫妻俩那会儿,算是同甘共苦,香港的渡轮上,她常常提着饭盒从九龙赶到港岛,报纸社的灯亮到天明,两人分一杯咖啡,聊聊明天怎么发稿。这样的日子,搁谁都觉得踏实。 可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明报》越办越大,金庸的应酬就多了。香港上流圈子,饭局一个接一个,他回家晚了,话也少了。朱玫性子直,爱管事儿,金庸觉得她越来越像个监工,家里气氛沉下来。1974年左右,金庸开始去北角一家咖啡店坐坐,那地方安静,他点杯黑咖啡,看看书解乏。店里有个服务员叫林乐怡,1954年生,那年20岁出头。她是金庸小说的粉丝,聊天时总夸他的书写得妙,两人慢慢熟络起来。林乐怡年轻,笑起来甜,对金庸的压力总能说两句暖心话。金庸被吸引住了,这段关系就这么开始了。起初是闲聊,后来发展成私下见面,金庸在外头租了间公寓,两人每周见几次面。他还让助手代送稿子到报社,自己低调点,避免让人瞧见。 这段事儿瞒了两年多,朱玫起初没察觉,但女人心细,她发现金庸回家时间乱了,眼神也躲闪。1976年初,她通过送稿的助手,摸到那间公寓,一下子撞破了。朱玫在报社是出了名的硬气,可这次她没大吵大闹,就那么站着,看了半天。金庸知道瞒不住了,索性摊牌,说要离婚。朱玫心凉半截,但她冷静下来,没纠缠旧事,直接点头:“离婚可以,但我有个条件,你得答应。”金庸问是什么,她说两点:一是要给一笔钱,够她和孩子们过日子;二是林乐怡必须做绝育手术,一辈子不能生孩子。朱玫这么提,是为四个子女着想,她怕林乐怡以后生了娃,分了家产,孩子们吃亏。金庸听完,没跟林乐怡商量,也没犹豫,就一口答应了。离婚协议很快就签了,朱玫拿了补偿款,没要《明报》的股份,搬出去单过。   这事儿本该就这么过去,谁知更大的打击来了。1976年10月15日,长子查传侠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自杀,年仅19岁。他那时候正念书,听说父母离婚,感情上又有点小挫折,一下子想不开,用绳子结束了生命。消息传回香港,金庸和朱玫都崩溃了。金庸在书房里呆坐半天,朱玫在家哭了几天。   这孩子从小是金庸的掌上明珠,聪明绝顶,本该有大出息,却就这样没了。离婚的痛,加上丧子的伤,家里彻底散了架。朱玫后来靠打零工过日子,她性子倔,不肯要金庸的钱,也不愿见他。孩子们跟她住,大女儿查传诗帮着照顾弟妹,二儿子查传倜长大后进了报社,三女儿查传訥也渐渐独立。朱玫晚年身体不好,1998年4月在医院走了,身边没亲人,死亡证明是护士代办的。 金庸那边,离婚后很快就娶了林乐怡。1977年,两人办了婚礼,林乐怡真去做了绝育手术,一生没孩子。她管金庸的起居,陪他出席活动,帮着打理家事。但金庸的子女跟她关系淡,大多不亲近。林乐怡自己也没子嗣,晚年日子清静。金庸继续写书,《明报》越办越红,他成了香港文化圈的泰斗。可他自己常说,对不起朱玫,对不起大儿子。2018年10月30日,金庸在养和医院去世,享年94岁,林乐怡守在床边。媒体报道时,大家又翻出这段旧事,感慨人生无常。 说到底,这段往事不是八卦,是镜子。照出人性的软弱,也照出责任的重量。金庸的书教人向善,生活却给他上了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