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这件事,特朗普急摇头! 11月11日,俄罗斯媒体消息显示,福克斯记者向特朗普抛出的提问直指台海局势,一边是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宣称台海局势已到“极其严峻阶段”,将大陆对台湾的任何举动视作日本“生死存亡危机”。 一边是中方外交官在社交平台怒怼其言论应遭“斩首”,两大热点叠加的提问本想逼出明确立场,特朗普的回应却耐人寻味。视频中的他频频急摇头,两句简短表态道破美日同盟的真实底色:“我们很多盟友也不是我们的朋友”“我们的很多盟友在占我们的便宜”,对台海核心议题避而不谈。 高市早苗上任未满一月便在台海问题上跳得最高,这般反常操作绝非心血来潮。作为日本宪政史上首位女首相,她的政治野心从上台之初便显露无遗。《读卖新闻》民调显示其内阁支持率高达71%,创下历届新内阁初期支持率前列的纪录。 这背后除了“新首相效应”带来的新鲜感,更多是她刻意炒作敏感议题的政治算计。明知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海问题纯属中国内政,却执意抛出“存亡危机事态”的危险言论,甚至暗示日本自卫队可能行使集体自卫权,这般突破底线的挑衅,本质上是想借外部矛盾转移国内视线。 要知道她的内阁刚成立就因7名涉“黑金”丑闻的官员任命遭在野党猛烈抨击,年底还要面临补充预算通过的严峻考验,在政绩乏善可陈的情况下,唯有通过制造“外部威胁”才能煽动民粹、稳固支持基础。 更值得警惕的是,高市早苗的言论并非单纯的政治作秀,而是带着明确的法理越界企图。她试图将台海问题纳入日本国家安全法律框架,把中国内政与日本所谓“生存利益”强行捆绑,这种操作既违反了《中日联合声明》确立的一个中国原则,也违背了国际法基本准则。 回顾历史,日本曾以“存亡危机”为借口发动侵华战争,如今故技重施,难免让人怀疑其是否想重蹈军国主义覆辙。可她似乎忘了,今时不同往日,中国早已不是任人欺凌的弱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坚如磐石,任何分裂国家的企图都注定是螳臂当车。 与日本的激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的冷漠与务实。特朗普的两句回应看似答非所问,实则道破了美日同盟的核心本质——利益捆绑而非道义结盟。所谓“盟友不是朋友”的论断,戳破了“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日本有事就是美国有事”的虚假承诺。 特朗普政府的外交风格向来是“利益至上”,此前亚洲之行中,他从日韩榨取5500亿美元和3500亿美元的投资承诺,收获大量能源与军备订单,这种“以盟谋利”的操作早已成为常态。 对美国而言,日本不过是其在亚太地区遏制对手的棋子,有用时便加以利用,需付出代价时便果断抽身。台海局势一旦失控,美国绝不会为了日本的野心而卷入与中国的直接冲突,特朗普刻意回避核心议题的态度,正是这种务实利己思维的直接体现。 美方的冷处理并非偶然,而是基于清晰的战略判断。当前美国国内面临政府“关门”困局,特朗普支持率有所下滑,国际上俄乌停火斡旋前景不明,加沙局势动荡,此时在台海问题上与中国发生冲突完全不符合美国利益。 更重要的是,美国深知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红线不可触碰,兰德公司报告早已建议美国支持“渐进式统一”,反对“台独”,这种理性声音反映出美国精英阶层的真实考量。高市早苗想通过激进表态“绑架”美国对台政策,让美国为其冒险行为背书,无异于与虎谋皮。 没有美国的实质性支持,日本仅凭一己之力根本掀不起风浪。高市早苗的冒险之举在日本国内也引发轩然大波。最大在野党立宪民主党党首野田佳彦直言其言论“很危险”,公明党、日本共产党纷纷表示反对,《朝日新闻》社论更是警告此举会加剧中国对日不信任,为日本扩大法律解释打开方便之门。 这种内外交困的局面,注定了她的“台海牌”难以奏效。所谓“战略模糊”底线的突破,本质上是政治投机者的孤注一掷,既得不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也无法获得国内民众的真正支持。国际法公认的国家主权准则,都是她无法逾越的鸿沟,任何试图挑战这些底线的行为,只会让日本陷入更危险的地缘政治旋涡。 台湾问题从来都是中国的内政,容不得任何外部势力指手画脚。从《开罗宣言》到《波茨坦公告》,一系列国际法律文件早已明确台湾的中国属性,这是不容置疑的历史事实。 无论是“台独”分裂势力还是外部干涉势力,都无法阻挡国家统一的历史大势。高市早苗的激进言论、特朗普的暧昧回应,不过是台海局势中的一段小插曲,却深刻揭示了国际关系的本质——没有永恒的盟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这场围绕台海议题的博弈,最终只会让各方认清现实:日本的政治投机难以得逞,美国的务实算计终究是利己为先,而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不可撼动。任何试图分裂中国、干涉内政的行为,都将遭到坚决反制,自食恶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