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君成)“古籍保护与活化公益项目(一期)”成果发布活动近日在故宫博物院举行。活动发布了《故宫博物院藏〈钦定宫中现行则例〉》普及本和再造本,并为“故宫博物院古籍保护科技实验室”“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揭牌。
2023年7月,在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字节跳动古籍保护专项基金支持下,故宫博物院与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北京字节跳动公益基金会共同启动“古籍保护与活化公益项目”。两年来,三方携手在古籍抢救性保护与文化传承方面取得显著成效。项目一期顺利完成大藏经雕版的迁移与熏蒸等预防性保护,开设雕版馆,并常设“吉光片羽——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宫廷雕版文物展”,展出文物1.5万余件(组)。同时,故宫博物院图书馆、文保科技部、文保标准部、文保修复部联合建设古籍保护科技实验室,修复了《嘉兴藏》、《钦定宫中现行则例》、蒙古文《时宪书》等古籍,并首次成功再造出版五朝《钦定宫中现行则例》。
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表示,古籍作为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本次公益项目是故宫首次引入社会力量深度合作的探索,为古籍整理、保护、研究与活化利用开辟了新路径。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刘玉珠谈道,基金会将以本项目为基础,继续探索社会共治、合力保障的古籍保护模式。北京字节跳动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张羽也说道,字节跳动将继续以资金与技术助力文化传承。三方将以一期成果为基础,持续推进古籍保护与活化事业,为传承中华文脉、增强文化自信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