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南海有这么多石油,为什么中国不开采?其实说白了,简单来说,越南已经在那里开采了,

南海有这么多石油,为什么中国不开采?其实说白了,简单来说,越南已经在那里开采了,中国如果这时候插一脚,越南估计得跟中国闹翻。   南海石油开采的门道,藏在中越两种截然不同的盘算里。85万平方公里的含油盆地里藏着230亿到300亿吨石油,乐观估计能到550亿吨,再加上20万亿立方米天然气,这“漂浮的油库”确实让人眼馋。 要知道这相当于中国总油气资源量的三分之一,按当前油价算总价值超14万亿美元,近乎大半个中国GDP。 最关键的是中国70%以上的石油依赖进口,却偏偏放着自家这块肥肉不动,反倒是越南把南海油气,当成了续命钱。 早在1974年白虎油田喷出第一股油流,就成了越南盗采的起点,那会儿刚统一的越南经济困顿,直接把南海石油当成了救命稻草。 为了挖油,他们修改《石油法》搞“跪舔式招商”,外资能分走80%利润还能免税,埃克森美孚、BP这些巨头一拥而入,最疯狂的时候,越南每天能往外运十五万桶原油,南海北部曾出现六座万吨级钻井平台并排作业的奇景。 南海石油收入一度占越南GDP的30%,拉动全国7%的经济增长,越南国家石油集团简直成了“石油印钞机”。 2025年上半年他们赚310万亿越南盾、大熊3期油田日采6900桶的热闹,不过是这套模式的延续,毕竟对越南来说,油气收入早成了经济命脉。但这热闹背后全是隐患。 越南自己没技术,钻井平台大多是二手货,深水作业能力止步于三百米,井口压力一异常就得停工,只能给外资当“采油工”,外资拿走大头利润,他们只赚点辛苦钱。 越南急着开采,核心是经济没得选,刚统一时经济困顿,南海油气成了唯一的救命稻草,后来更成了经济命脉,收入一度占GDP的30%,连2025年上半年310万亿越南盾的收入,也得靠外资撑着。 可它自己没技术,深水作业顶多半百米,钻井平台多是二手货,只能修改《石油法》让外资分走80%利润换开发,说白了就是给外资当“采油工”。 中国不动,是算透了长远账。首先有技术底气,中国海油早已突破超深水钻完井技术,能在1500米水深、高温高压环境作业,比越南强太多,根本不用急。 其次能源有保障,国内有多元进口体系,管道气、LNG供应稳定,不缺这口“急食”。 关键是守主权、护生态,既不想像越南那样让利外资,更要留着资源待时机成熟,用自主技术绿色开发,这才是长久之计。 2018年更是栽了大跟头,在中国海警全年354天的万安滩巡逻压力下,越南被迫停了多个争议油田项目,结果西方公司立刻翻脸索赔70亿美元,这笔巨款直接腰斩了越南国库。 最惨的是,曾经日采35万桶的越南,短短三年就从石油出口国变成煤炭进口国,年进口煤炭超4300万吨,发电成本激增40%,43万石油从业者失业,外资撤离率超60%,撤资金额达90亿美元。 现在看似挖得热火朝天,其实不过是在啃老本,连沿海的榕桔炼油厂都得靠白虎油田供血,管道一停就得买高价现货。 反观中国,不是没能力挖,而是早就把账算得门儿清。2012年“海洋石油981”平台下水,直接打破西方技术垄断,能在3000米深海作业,到2020年自主研发的深海钻探设备已占国内市场72%,比2010年的不足30%翻了倍还多。 “深海一号”大气田投产後,陵水17-2气田日产量够广州居民用半年,技术上早就能稳稳开采。 但中国偏不着急,因为油气进口依存度72.2%的背后,是另一套布局——中石油2025年新能源产能占比已达7%,相当于每年新增800万吨标准煤的新能源能力,够近千万人口城市用一年,风光电装机规模达1000万千瓦,相当于5个大型水电站。 人家正推进“7+4”产业格局,地热、氢能、CCUS齐发力,2035年要实现新能源、石油、天然气“三分天下”,南海石油不过是战略储备里的一张牌。更关键的是主权博弈的智慧。 中国海警2019年在南海相关水域巡逻128至359天,万安滩几乎全年无休,这种常态化存在已经掌控了主动权。 要是像越南那样急着开采,反而容易给外部势力介入的借口,不如先靠巡逻夯实主权基础。 而且南海生态脆弱,越南的旧平台隔几年就漏油,渔民投诉无门,中国早定下规矩,新区块招标必须预留5%预算做生态监测,海警船每月取样检测,超标就停产,短期看似增加成本,实则避免了后续巨额治理费和外交摩擦。 越南的短视和中国的长远,在油气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越南是今朝有酒今朝醉,靠着外资输血赚快钱,连技术命脉都攥在别人手里,当年赔70亿美元的教训还没吸取够; 中国则把南海石油当成“压舱石”,技术备好了,主权稳住了,能源结构在转型,等需要的时候再动,既不会像越南那样被外资卡脖子,也能让这份战略资产发挥最大价值。 这根本不是敢不敢的问题,而是懂不懂“放长线钓大鱼”的智慧。 参考信息来源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