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名13岁男孩坠楼前写的遗言:“这辈子活的太没意思了,一个只会打的父亲,天天只会家暴…… 这是孩子离开后,家人在他房间里发现的遗言。事后孩子父亲说,孩子10岁以后就没再动手打过,后来主要是口头教育。 但他或许没意识到,小时候那些打骂带来的影响,不是“后来不打了”就能消失的,那些不好的记忆,可能一直留在孩子心里。 很多家长都盼着孩子好,总觉得“打是亲骂是爱”,认为孩子不听话、做得不够好时,动手或严厉责骂能让他改正。可很少有人想过,孩子的心灵还很脆弱,父母的每一次粗暴对待,对他来说都是一种伤害。 这种伤害不是当时疼过就忘了,可能会慢慢积累。孩子犯错时,更需要的是家长耐心指出问题,而不是一味指责; 做得不好时,需要的是鼓励,而不是否定。家长总想着让孩子按自己的要求成长,却忽略了孩子最基本的需求——被爱、被理解。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不是为了满足家长的期待,也不是来承受打骂的。他们需要在充满爱的环境里长大,需要知道不管自己做得好不好,父母都会接纳自己。比起“严格管教”,让孩子感受到切实的爱和尊重,才是更重要的。 悲剧已经发生,再后悔也无法挽回。希望更多家长能从这件事里吸取教训,别让“为你好”成为伤害孩子的借口。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