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银行柜台”变“社保前台”

转自: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申川

据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最新数据,截至2025年9月末,全省建成“社银一体化”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2800余个,初步实现群众足不出村即可获得社保服务;省内群众通过银行渠道办理社保业务1327.45万笔、金额355.73亿元。

近年来,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结合区域特点,指导省内金融机构打造“金融+社保”服务新模式,聚焦数据赋能、服务触达、深化传导等,积极应对社保服务领域“数字鸿沟”与“服务距离”双重挑战,满足人民群众社保服务需求,不断提升民生领域金融服务质效。各金融机构遵循“自然过渡、发用并重”原则,及时采购制卡设备,加强人员培训,确保群众能在银行网点完成“信息查询—要素同步—即时制卡—功能激活”等步骤。

“银行工作人员携带移动展业设备,为偏远地区、行动不便的群众提供上门服务,协助办理社保卡开立、激活、换卡、注销等服务,真正把民生需求放在心上,把金融服务落实在行动上。”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相关处室负责人说。

同时,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指导金融机构在与人社部门合作发行社保卡的基础上,集中开发建设全省统一“社银一体化”服务平台。按照“应放全放、能放尽放”原则,统一构建“查社保、办社保、缴社保、做认证、问政策”五大业务板块,实现参保登记、个人信息查询打印、待遇资格认证等首批57项社保业务“一站式”受理,将社保业务无缝融入银行业务体系,让“银行柜台”成为“社保前台”。目前,“社银一体化”业务已拓展至80项,群众服务可得性大幅提升。

为打造社银模式服务样板,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将遵义市作为“社银一体化”首批试点地区,指导人民银行遵义市分行进一步强化社银、政银合作,最大化利用多方人员、场地、网络、设备优势,以“身份证+人脸识别”登录方式为安全保障前提,将高频低险社保服务集成至银行端口,形成“社保经办下沉、群众办事便捷、银行业务拓展”的“三方共赢”社保服务新局面。自2022年试点启动以来,遵义市范围内合作银行由3家增长至9家,社银服务点累计建成2155个,覆盖该市15个县域、254个乡镇。

此外,通过优化“银行网点、助农取款、电子地图”三个服务渠道,构建城乡一体化服务网络。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指导金融机构参照社保服务标准,统筹考虑支行网点所属社区群众实际需求,选择硬件条件好、人员素质高、服务延伸广的银行网点打造“贵州社银一体化服务点”,并在网点醒目处悬挂标示牌。同步开展专业培训,在“晨夕会”培训中加入社保服务指南,由银行经理转型社保专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