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嘉兴日报
■通讯员陆娟记者周明丽
本报讯一份来自“头部科技企业”的橄榄枝,一套看似正规的招聘流程,让全职妈妈一步步落入诈骗团伙精心设计的陷阱。近日,市民王女士向南湖区公安分局大桥派出所报警,揭露了这起以招聘为名、行诈骗之实的案件,也为广大求职者敲响了警钟。
29岁的王女士在生育后一直在家照顾孩子。为重返职场,她开始在各大招聘平台海投简历。几天后,她收到一条自称某公司HR发来的短信,表示对其简历感兴趣,要求她提供邮箱以发送面试通知。求职心切的王女士没有细想,便将邮箱告知对方。不久,她收到一封附带公司简介的邮件,详尽列出了总公司的“辉煌历史”,按照邮件指引,她扫描二维码下载了一款名为“云端协作”的App用于后续沟通对接。
随后,一位自称“培训员”的人在App中联系王女士,安排她完成简单的统计类任务。任务完成后,对方索要了她的支付宝收款码,当晚便支付了126元“工资”。这笔即时到账的报酬让王女士对这份“工作”深信不疑。
随后,任务内容逐步升级为小额基金购买操作。在几次投入资金并顺利收回本金与提成后,王女士彻底放松了警惕。另一名自称“数据分析师”的人登场,引导她进行“回报更高”的电子货币购买任务。当王女士完成操作,等来的却不是预期收益,而是一纸“操作失误,资金冻结”的通知。解冻方法是购买3万元的超市礼品卡并发送卡密。为了拿回本金,王女士照做了。
然而,骗局并未就此结束。“数据分析师”再次告知王女士,因“其他人员操作失误”,她的账户被二次冻结,需再支付68000元才能解冻。此时,王女士已囊中羞涩,但为了挽回损失,她借款40000元,并转给了对方。直到王女士询问退款进度时,被引导在App内进行“提现”操作,却始终失败,至此她才恍然大悟,意识到遭遇了连环骗局,随即报警。此时,她已累计损失98000余元。
警方提醒,此案是典型的复合型诈骗,精准利用求职者急于就业、渴望高回报的心理弱点,步步设套、层层诱导。提醒广大求职者,若遇企业主动邀约,务必通过官方电话、企业官网等正规渠道多方核实。任何以各种名义要求垫资、购买、转账的行为,均是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