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温州卫生健康设施布局专项规划正式获批

温州网讯从病有所医转向全民健康、增量资源重点投向“一老一小”、城乡统筹促进高效协同……近日,由温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编制的《温州市卫生健康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1—2035年)》正式获批实施,通过优化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及托育机构四类设施布局,构建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现代化卫生健康设施体系,为市民“病有良医、老有康养、幼有善育”筑牢基础。

作为温州“强城行动”中空间重构“1820”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规划》以温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引领,进一步强化市域统筹与资源整合,既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扩容下沉,又促进区域间布局均衡,将有效补齐当前公共卫生设施存在的短板,全面提升全市卫生健康服务保障能力。本次规划期限与温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保持一致,覆盖2021年至2035年,为未来温州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划定清晰路径,到2035年,中心城区层次重点规划医院85家,其中综合医院38家、中医类医院16家、专科医院31家。

该《规划》最大的亮点是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根本性理念突破,将视野延伸至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需求。系统性统筹中心城区的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及其他卫生机构,形成“健康需求在哪里,资源就布局到哪里”的新格局,助力温州建成浙南闽北赣东区域医疗中心,让高品质医疗服务的辐射力惠及更多群众。

面对人口结构变化的新常态、“一老一小”健康需求凸显的新常态,《规划》以科学测算为依据,采取“刚弹结合、分区分类”的资源配置策略,确保医疗资源供给与需求精准匹配。到2035年,全市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将达6.5张,增量资源重点投向中医、康复、妇幼、精神卫生等薄弱领域,积极回应“一老一小”的健康服务需求。同时,瑞安、乐清等人口密集区域将推进医疗用地扩容,补齐公共服务短板。

根据目前城乡医疗资源“不均衡、碎片化”现状,《规划》着力构建层级清晰、功能互补、协同高效的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在做强龙头医疗机构的同时,夯实县域基础,明确每个县(市、区)至少1家医院达到三级水平,实现“县级医院提质”。《规划》还推动医疗体系“特色化”发展:鼓励区级医院转型“小综合、大专科”,推动部分区级医院转型,并打造高水平中医医院,推进县级中医院提档升级。同时鼓励公立医院转型为康复医院、护理院,扩大长期照护服务供给,缓解老龄化带来的照护压力。

该《规划》还涉及年轻家庭“托育难”的民生痛点,将普惠托育服务纳入“全民健康”重要内容,明确到2035年,全市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5.8个,让“家门口的普惠托育”成为温州的城市标配。另外,通过建设市、县两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构建“1+X+N”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鼓励幼儿园延伸开办托班,让“家门口的普惠托育”成为温州的城市标配,切实为家庭生育养育减负赋能。

从病有所医转向全民健康增量资源投向“一老一小”

记者林迎颖

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