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香港维多利亚港的晨光里,一群身着蓝色队服的老年人正沿着海岸线快步前行,随身音响播

香港维多利亚港的晨光里,一群身着蓝色队服的老年人正沿着海岸线快步前行,随身音响播放着节奏明快的音乐。这幅画面被游客拍下后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引发141位网友热议。有人好奇,有人不解,更有人将他们与内地"暴走团"联系起来。 时间拨回2010年4月,南京出现了国内第一个暴走团。这群热爱城市探索的年轻人以半自助形式组织徒步活动,很快这种模式在全国扩散。2011年3月,广州暴走团在豆瓣网注册,一年内成员就突破1600人。到2012年12月,暴走团城市联盟正式成立,2013年西湖暴走团也应运而生。 发展最快的要数山东临沂"山鹰"暴走团,截至2017年7月,旗下已有41支小分队,成员过万。同年11月,暴走团城市联盟第六届全国峰会在无锡举行,当时全国已有二十多个地区性机构。但也是这一年,临沂暴走团因占用机动车道发生事故,造成1死2伤的悲剧。 暴走团的核心特征很鲜明:成员以锻炼身体和交友为目的,多由本地居民组成。组织形式松散,没有强制约束,路线相对固定,可以随时加入或退出。这种AA制的活动方式,特别受到退休人群的欢迎。 网友"怎奈注销不了"来自黑龙江,他的评论获得248个赞:"大多数成员都是退休老人,时间多精力足还不缺钱,拿他们根本没办法。"安徽网友"不需要默认的人生24f"则提出不同看法:"想锻炼去个环境优秀的森林公园走走也好啊,为啥就喜欢往人堆里扎..." 北京网友"疑猎泊dU526"的评论引人深思:"他(她)们年轻时候每月几十块钱工资的时候你没看到,现在国家经济发展了有钱了,难道给人家涨工资不应该吗?"这番话道出了许多退休老人的心声——他们用三四十年工作换来的退休金,理应享受生活。 香港作为国际化都市,对公共空间的使用有着严格规范。内地暴走团习惯的集体活动方式,是否需要根据当地文化进行调整?这不仅是管理问题,更是不同生活方式的碰撞。当内地退休老人带着他们的健身习惯来到香港,这种文化差异就显得格外明显。 暴走团现象背后,折射出中国老龄化社会的真实图景。截至2023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2.8亿。如何让这个庞大的群体既保持活力,又不影响他人,成为社会必须面对的课题。或许,香港这次"偶遇"能给我们一些启示——在享受集体活动乐趣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公共空间的共享原则。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