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11月1日首府全面启动道路交通秩序综合整治行动以来,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交管支队联合多部门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乱停乱放、通行不畅等突出问题,精准施策、多措并举,推动城市道路交通秩序发生显著改善。连日来,记者实地走访了多个重点区域,切身感受到整治行动为市民出行带来的便捷与舒心。
11月7日早晨,记者来到新城区苏虎街小学,只见周边秩序井然。以往因多排停车、随意掉头造成的交通拥堵现象已不见踪影。执勤交警早早到岗指挥,“校家警”护学岗协同配合,引导车辆即停即走,新设置的交通标识清晰明了,周边停车场资源也得到有效整合利用。“以前送孩子着急忙慌的,路口一堵进退两难。现在几分钟就能顺利把孩子送进校门,省心多了!”送学家长张女士的一番话,道出了不少市民的共同感受。
本次整治行动中,市交管部门针对校园周边交通特点,实施“一校一策”治理方案,加派警力值守,严格落实高峰时段“定人、定岗、定责”机制。护学岗警力提前半小时到岗,及时劝离违停车辆,规范接送学生车辆单排有序停放。
商圈周边交通秩序同样焕然一新。在回民区中山西路商圈、赛罕区中商世界里等以往乱停乱放高发区域,如今道路两侧车辆停放整齐有序,非机动车占道乱象得到有效整治。执勤民警向记者介绍:“行动期间,我们采取‘视频巡逻+铁骑巡查’的模式,对重点路段进行不间断管控,对占用盲道、消防通道的违停车辆“零容忍”,驾驶人不在现场的依法处罚,严重影响交通的果断拖移。”
“以前来逛街,路上乱糟糟的,找车位得绕好几圈,非机动车乱停把人行道都占了,现在停车规范了,走路也顺畅了,逛街的心情都变好了。”正在中山西路商圈购物的市民王先生说。据了解,行动开展以来,中山西路商圈周边查处违法停车数百起,清理“僵尸车”十余辆,释放了大量被挤占的公共空间。
此次整治行动并非一罚了之,而重在疏堵结合、教罚并举。11月3日,在玉泉区文庙巷等以前占道经营现象较为突出的区域,玉泉区交管大队与城市管理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对出店经营、流动摊贩进行劝离和规范管理。“我们理解大家做生意不容易,但不能为了个人方便,就把公共道路当成‘自留地’,影响他人通行。”联合执法队员在执法过程中,既坚持原则,也耐心解释。据悉,相关部门正积极调研,计划在合适区域合理设置便民经营点,引导商贩规范经营,实现市容与民生的平衡。
随着整治行动的深入推进,城区主次干道及背街小巷的双排停车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交通拥堵问题明显缓解。市交管部门通过强化路面管控、加大执法力度,对多排停车等严重妨碍通行的行为严管重罚,同时优化交通组织、调整信号配时,进一步提升道路通行效率。“最近双排停车现象少多了,道路也更加畅通了,我们跑起来也顺心多了。尤其是早晚高峰,不怎么堵车了,不仅效率提高,乘客满意度也高了。”出租车司机李师傅说。截至11月5日,全市已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4万起,其中乱停乱放5500余起,实实在在的整治成效让市民的出行体验持续提升。
交通秩序是城市文明的窗口,畅通之路是暖人心的民生之路。此次整治行动,治理的是乱象,疏通的是道路,温暖的却是民心。它让市民的出行体验从“堵心”变为“顺心”。随着整治行动走向常态化、精细化,青城的道路将更加畅通,而这份可观可感、触手可及的幸福,也必将为城市文明增添最温暖的底色。
丨校读:于惠敏
丨审核:韩舒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