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AI+即时零售,悄然改写“双十一”战事:流量与场景的“大消费”闭环首次集中验证

大皖新闻讯外卖小哥度过了一个最忙碌的“双十一”。随着即时零售的发展,消费者对便利性和即时性的需求不断提升,一场更深层次的模式变革,正在“小时达”甚至“分钟达”的配送速度中悄然发生。

“双十一”快递和外卖都忙

今年“双十一”除了惯常的快递忙碌,10月15日首日数据显示,淘宝闪购在全国270个城市夜宵订单量同比增长超200%,超市便利订单增长670%,饮品、烘焙、水果生鲜等品类均实现2倍增长;品牌通过接入闪购服务获得生意新增量,3C数码、个护、服饰等行业品牌在淘宝闪购的成交与去年同周期相比增长超290%。

据悉,已有超400万家本地生活服务商户接入淘宝闪购,在“双十一”电商大促中寻求全新的季节性增长突破。

如果说过去的“双十一”像是“囤货经济”的集中体现:通过预售、优惠叠加等等实现“更便宜”的购物体验。那今年的“双十一”,大平台则是精准满足了消费者既要丰富供给又要大促力度还要即时送达的多元需求,将在大消费场景背景下的即时零售推向前台。

外卖“钩”出万亿新增量

今年上半年,互联网巨头们积极入场,推动一场声势浩大的“外卖大战”,进入“双十一”,巨头们的策略更加清晰:外卖是“入口”,通过其来撬动更高利润的即时零售是目的。

即时零售并非一夜爆红。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它已沉淀下巨大的流量和独特的用户价值,并在“双十一”这个节点完成了关键的势能转化。这一次,它成了电商重要增长引擎中的一极。

今年天猫“双十一”发布会上宣布了三个“首次”引人关注:第一个大消费时代的“双十一”,第一个AI全面落地的“双十一”,第一个淘宝闪购全面参与的“双十一”。

京东、美团、抖音等平台也不约而同将即时零售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阿里巴巴中国电商事业群淘宝平台总裁处端曾在发布会上透露了一个数据:在淘宝闪购点过外卖,但尚未在电商下单的用户规模已过亿。

这意味着什么?淘宝依托闪购,从别的平台“抢”回了上亿新用户。这也是今年“双十一”淘宝天猫最关键的增量。

数据机构Questmobile近期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秋季报告》显示,淘宝闪购在8月7日“秋日的第一杯奶茶”之后,日人均使用次数超过美团。阿里巴巴生态总用户数8月同比涨5.5%。

再来看“双十一”的数据。万亿规模的新增量市场吸引越来越多品牌提前布局。天猫数据显示,已有超过37000个品牌商家、40万个门店接入淘宝闪购。星图数据也显示,截至10月31日,2025年“双十一”大促全网累计销售额达到10026亿元人民币,天猫仍居综合电商平台榜首位置,京东紧随其后,抖音位列第三。

易观分析数据显示,今年在促销期较短的情况下,淘宝天猫在“双十一”第一阶段,在五家主要电商平台的份额达到49.3%。

“超级大脑”加持的新战场

AI技术的全面落地也在让今年的“双十一”变得与众不同。

大皖新闻记者留意到,今年各大电商平台纷纷依托AI技术,推出相关产品和解决方案,提升商家效率和用户体验。天猫的“AI万能搜”、京东的“京小智”等AI助手,成为这场年度购物节的新亮点。

淘天平台数据显示,今年“双十一”期间已有500万商家使用AI辅助经营。在“小助理”的帮助下,这些商家的经营效率平均提升1.5倍,商品点击率提升10%,有些品牌的投资回报率同比增长了30%,有些甚至翻倍。

AI算法还在优化用户匹配效率上发挥关键作用。“双十一”期间,淘宝88VIP消费券投入500亿元,部分通过“AI智惠引擎”发放,试点期数据显示,AI“智惠引擎”发券转化率,相比传统方式提升了15%。

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搜推智能总裁凯夫透露,除了优化“搜推广”系统外,“双十一”之前,淘天就完成了商品库、六个AI创新产品、商家AI工具等升级,复杂语义搜索相关性提升20个百分点,推荐信息流点击量增长10%。

有了AI加持的即时零售,已经打破“电商”与“本地生活”的界限。构建出一个以用户为中心,囊括远、中、近场所有消费场景的无界生态。在这个生态中,用户的任何消费需求,无论计划性的还是即时性的,无论目标是商品还是服务,都能在一个融合的体系中得到最高效的满足。

或许,今年“双十一”的最大意义就在于清晰地验证了这个大消费模式的可行性与巨大潜力,为电商行业的未来增长勾勒出一条清晰的路径。

大皖新闻记者陈丽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