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阳江滨海新区(阳江高新区)一个体工商户由于未能完成上一年度年报报送工作,被标记了经营异常状态,生意受到影响。该个体工商户年纪较大,不知如何解决,正在一筹莫展之际,市市场监管局高新分局执法人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他的情况,即到店铺现场指导他补报年报,帮助解决后续流程,让店铺营业恢复如初。
这是阳江市场监管部门帮助企业、个体工商户恢复信用的一个剪影。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阳江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以开展“信用修复服务年”活动为契机,持续做优信用修复服务,帮助企业重塑信用。今年以来,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共为5495户市场主体办理信用修复,同比增长22.93%。
违反《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企业将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影响信用记录和经营活动,其中不少企业会因未按规定公示年度报告、未及时公示企业信息等行为“失信”。2025年1月,市市场监管局印发《关于推行行政处罚决定书与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告知书“两书同达”工作的通知》,在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全面建立“两书同达”工作机制,推动信用修复指导关口前移,向企业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时,同步送达信用修复告知书,使企业能第一时间了解信用修复的相关权益与具体路径。截至10月31日,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在向行政处罚当事人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同时,同步送达信用修复告知书862份。
企业“失信”了怎么办?线上、线下皆可修复。线下,今年,阳江依托政务服务窗口和市场监管所设立了43个“信用修复驿站”,由工作人员一对一、手把手,为经营主体提供信用修复咨询、受理服务;线上,大力宣传和推广应用“市场监管信用修复全国统一平台”,鼓励和引导经营主体通过“线上”申请信用修复,实现企业申请“零跑腿”、材料提交“不见面”。在严格执行《市场监督管理信用修复管理办法》基础上,阳江市场监管部门进一步简化信用修复申请材料。目前,当事人申请信用修复只需提交信用修复申请书、守信承诺书即可,其它材料如当事人补报年报、变更经营场所、更正公示信息等情况,可通过市场监管领域系统平台查询或部门间函询的,无需当事人提供,这大大方便了经营主体,提升了办理效率。
守信有激励,失信必惩戒,信用可修复。今年9月,阳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建立并发布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和信用修复措施“三张清单”,细化守信激励措施3项、失信惩戒措施56项、信用修复措施3项,精准施策,明确了“奖”与“惩”的边界,积极引导经营主体守信、重信、诚信,构建了覆盖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的信用监管闭环,为阳江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信用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