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敲定一项新政,将自2026财年起提高外国游客签证费用,让不少旅游从业者和游客措手不及。 其实多说一句,签证费这事,大家心里一直都有一个杆儿。几十年不动,一夜之间说变就变,这种节奏多多少少带点突然。是不是意味着日本把外国游客当成了所谓的“门票”顾客?不太明白,他们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答案。过去四十八年,日本签证便宜,单次去一趟只要3000日元,多次还不过6000。谁都没想到,这价格突然传出要涨九倍,一下子单次3万日元,可能就是天翻地覆。 美国、英国签证那么贵,我们都理解,毕竟有那样的体系,日本凭什么现在也跟着学?有网友不满意,说中国游客是去送钱的,怎么到头来成了韭菜?数据一晒,事情直白。去年九个月,日本招待的外国游客超过三千万次,里面中国游客六百多万。光咱们游客花的钱,一年不到,就能到1。73万亿日元,人均2。5万人民币,这不是“送钱”,什么是? 日本方面的理由,很官方,说签证需要更精细审核,成本上升,再说了,游客太多,受不了,需要缓一缓。这个逻辑似乎没啥问题,但听着又觉得哪里不顺溜。地方这么火,服务提升才重要,提价等于把热闹变成负担,怪不怪?餐馆生意太好,不想着扩招,反而涨门票,谁买单? 旅行社比普通游客还敏感。北京朋友反映,最近两周日本咨询量掉了一大截,退团多了一些,改签的比例也比平时高。巧了,东南亚这头,比如泰国、马来西亚咨询量反而蹭蹭往上,春节团快抢空。泰国签证自不用说,便宜、方便、落地签,谁还舍得倒贴时间和金钱跑日本? 更令人疑惑,离境税也没落下,自民党说要从一千日元涨到三千。我承认,这种思路可能和他们治理的想法有关,但一边收钱,另一边服务没进步,体验还打折,有道理可讲吗?地铁拥挤照常,酒店水涨船高,药妆店里还要排队。你让我掏更多的钱,给我的回报呢? 其实绕来绕去,还是落回旅游业“讲性价比”。日本现在想把门槛立高,实际上大家都心里有数,游客不会傻到像以前一样,“发达国家滤镜”慢慢没用了。东南亚,不谈了,又便宜又舒服。新加坡贵归贵,机场世界级,哪哪都整洁,顶多觉得值。韩国这些年还死磕签证改革,自己拼命给中国游客降门槛,弄一堆文旅活动,谁不爱捡便宜?反正,日本好像还沉浸在“独一无二”幻想中。 有一点没变:旅游就是利益交换。一边掏钱,一边期待好风景、好服务、好心情。单边只想着要钱,不愿付出,这买卖谁都不愿做。中国游客不是“流量韭菜”,而是真正的有选择、有标准用户。涨价当然可以,问题是你有没有本事、资本匹配这个价格? 说到底,旅游市场现在拼的是谁更懂人。谁能让外地人觉得来值,谁能积口碑,才是真正的赢家。日本涨价,表面多挣点,搞不好未来吃了哑巴亏。我们游客没必要逞强,有的是选择。什么叫值得?难不成就单凭便宜? 这事没完,值不值得去、去不去,大家心里真的都一样吗?会有人还觉得无所谓吗?是不是大家慢慢都偏向别的地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