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两点论樊邦平
近日,媒体报道,胖东来公布了网红“柴怼怼”案的诉讼结果,网络账号“柴怼怼”的实际持有人柴某某及其关联公司将赔偿胖东来200余万元,至此,这一备受网友关注的网络黑嘴侵权案尘埃落定。除了关停账号,删除内容外,侵权方还要支付巨额赔偿金,此次事件像一记响亮的警钟,警醒了互联网领域的各方。
近年来,不少自媒体账号为了个人利益,无视事实真相,打着舆论监督、为老百姓代言的旗号,“碰瓷”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带偏节奏、混淆视听、造谣诽谤,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社会公共秩序和清朗的网络空间。
今年4月,“柴怼怼”毫无事实依据地“打假”胖东来,称其所售玉石“成本几十几百却卖成千上万”,并称该企业偷税漏税。事发后,政府相关部门立即行动,深入胖东来进行调查,最终还了企业一个清白。同时,相关部门和平台公司迅速行动,关停了“柴怼怼”账号。但整个事件并未由此结束,作为当事方,胖东来没有忍气吞声,而是进一步拿起了法律武器,将“柴怼怼”告上法庭,并追究起了相关法律责任。
此次“柴怼怼”诬陷门事件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惩治网络黑嘴,不仅仅是政府部门的独角戏,它应该成为各方参与的协奏曲。政府部门要加强管理,逗硬惩罚机制,平台公司应加强监管,做好内容把关,同时,作为当事人或机构,更应该勇敢站出来,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舆论监督”更不能成为造谣诽谤者的“一杆大旗”。面对更多的“柴怼怼”们,唯有政府严监管、平台守关口、当事人敢维权,三方形成合力,才能彻底铲除网络黑嘴滋生的土壤,让他们如过街老鼠般人人喊打。唯有如此,才能还互联网一片清朗空间,让舆论监督回归理性与客观,让网络真正成为传递真相、凝聚共识的正能量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