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南沙区大岗镇人大发挥民情联络员作用巧解“夜市后遗症”

“现在我们清理北流食街的环境比以前轻松多了,时间也缩短了,以前夜市散场后满地狼藉,我们从清晨五点一直搞到九点钟才能收工。”一位环卫工人笑着说,“现在商户们都会自觉收拾干净,我们只需要简单清扫就行。”

南沙区大岗镇北流食街的环境改善离不开民情联络员林惠英的热心身影。林惠英是往届人大代表,如今,她充分发挥民情联络员的作用,继续为群众解忧。这份“退而不休”的担当,不仅延续了代表的责任,更点亮了群众心中信任的灯火,织就了一张有温度、有力度的民生网。

“退而不休”的民情哨:往届代表的新岗位

自2024年起,大岗镇人大按照上级人大工作要求,创新设立民情联络员制度,聘任了部分往届人大代表担任民情联络员,让他们凭借熟悉镇情、贴近群众的优势,继续发挥“民意传声筒”作用。林惠英就是其中一位资深的民情联络员。

“当了10年人大代表,届满那天特意把两届的代表证塑封起来收着,没想到我退休后还能继续为街坊们做事,心里踏实多了。”林惠英的话语中透着朴实的情感,也映射出无数基层工作者的心声。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初心,用脚步丈量民意,用行动传递温情,是她对“人民至上”最真切的诠释。

社情民意的“传感器”:基层民主实践充满活力

8月12日清晨,林惠英晨运至北流食街,听到群众议论纷纷:“昨晚又没清理干净,这味道实在熏人。”环卫工老李无奈地摇摇头:“商户凌晨三点才收摊,我们五点来清扫,实在赶不及,而且油污太重,扫把根本扫不起来。”林惠英默默记下这些细节,继续沿着食街往深处走。她知道,群众的诉求不只是环境脏乱差,这些看似微小的问题,实则是城市治理的“毛细血管”,必须从源头入手,才能治标又治本。

位于潭洲滘涌旁的北流食街是南沙区大岗镇最热闹的夜市聚集地,傍晚六点到凌晨三点,70多家夜市收摊后遗留的垃圾成堆、油污遍地,给周边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近年来,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整治河道,改善周边生态环境,夜市管理是保障整治效果的重要一环,更为重要的是垃圾堆积容易孳生蚊虫,是“两热”防控的重要任务。

林惠英深感责任重大,她拍照取证,并向人大代表石晓燕反映情况。石晓燕代表在接到民情联络员的反馈后,将相片以微信形式转发至大岗镇二十届人大代表微信群,并附上简短说明。不到十分钟,群里便热闹起来,代表们纷纷响应,有的建议立即联系城管部门清理现场,有的提议召集摊主开会协商整改措施,还有的提出应加强对夜市经营的规范化管理。经过热烈讨论,镇人大将有关情况整理后转交镇政府相关部门处理。

联动治理的巧劲:从“灭火式清理”到机制化解决

8月13日晚,林惠英和石晓燕代表连同综合执法队员和城乡管理办工作人员到北流食街现场查看。“老板,您这羊肉串签子扔了一地,明早扫街的环卫工人要弯几十次腰呢。”林惠英和人大代表们拉着商户看手机里的照片,“您看这油污,下雨天多容易滑倒?真出了事对生意也不好啊。”

同时,综合执法队员和城乡管理办工作人员也向商户们耐心讲解城市管理规定,并逐户发放倡议书,倡议书中明确写道:“各摊位应自觉履行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在收摊前自行清理地面油污,确保环境卫生整洁。”商户们看着倡议书,再听着代表们的劝导,情绪逐渐缓和,纷纷表示愿意配合整改。“我们之前确实没太注意,往后一定做好清洁工作。”一摊位的老板挠挠头,很不好意思地说道。

相关部门向商户发放倡议书

除此以外,城管办在夜市周边科学增设分类垃圾桶,并安排专人定时巡查,及时清理垃圾。执法队建立商贩微信群,提醒商户每日收摊前做好卫生清理,形成“日清日洁”的良好习惯。人大代表还会同党员、志愿者开展保洁志愿服务行动,定期清理夜市周边环境,确保环境卫生长效保持。

人大代表连同党员、志愿者开展保洁志愿服务行动

经过相关部门连续一周的夜间巡查、值守、宣传等,北流食街的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商户们逐步养成了收摊前清理油污的习惯,地面上的污渍和垃圾都少了,环境整洁了许多。

民心所向的转变:从抱怨连连到点赞声声

环境干净了,客流量也跟着涨了不少,北流食街成为了附近居民和游客都爱来的地方。“以前总觉得城管管得太严,现在明白规范管理对大家都有好处,环境好了,‘吃货们’多了,生意就自然好。”一位经营烧烤摊多年的老板感慨道。现在晚上收摊时大家都自觉清理卫生,谁要是做得不到位,反而会觉得不好意思。

清晨的北流食街环境整洁了许多

如今的北流食街,傍晚的烟火气里少了油腻,清晨的晨光中多了清爽。林惠英依然每天来晨运,只是现在常被居民拉住聊天:“英姐,您看这环境,晨运多舒坦!”她总会笑着摆摆手:“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这句朴实的话,道出了民情联络和人大代表工作的真谛——把群众的事当自家事,就没有解不开的结,暖不了的心。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赵越联络员:林锡明

广州日报新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