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带孩子来动物园,最头疼的就是找车位。”这是许多自驾游客的感受。广州动物园是市民游客出游的热门地点,一到节假日,自驾车辆扎堆,停车“一位难求”。越秀区持续破题停车难,推进停车设施建设,广州动物园北门新建的停车楼将提供229个机动车位,大大缓解动物园北门片区长期以来的停车压力,也将让周边的交通更顺畅。
新规划停车楼效果图
立体开发,土地利用更高效
最近,位于广州动物园北门的“广州市先烈中路130号之一社会综合停车楼项目”拿到《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这是越秀区持续推进停车设施建设、缓解市民停车难的实实在在举措,也是《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推进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若干措施》落地见效的又一实例。

动物园北门停车场原貌
据了解,这座新建的停车楼将提供229个机动车位,将缓解动物园北门片区长期以来的停车压力,也将让周边的交通更顺畅。今后,市民游客出行将更方便,游玩体验也更舒心。
据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越秀分局介绍,该项目充分利用《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推进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若干措施》的政策红利,在不改变原有用地性质的前提下,利用4925平方米的自有用地,“向上发展”建起现代化智能停车楼,把原来功能单一、效率不高的地面停车场,“变身”为多功能立体停车楼。这不仅符合节约集约用地的政策导向,也为老城区如何“向天空要空间”、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探索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路。

动物园北门停车场效果图
老城更新,品质与功能齐飞
作为越秀区企业利用自有用地增建公共停车场的创新试点,该项目配套了商业服务、骑楼空间和绿化景观,将原有单一功能的地面停车场打造成集停车、休闲、服务于一体的城市共享空间。建筑首层富有岭南建筑特色,设置部分临街商业,形成步行友好的骑楼空间,与周边环境协调呼应。该项目补齐了停车短板,更为老城区的有机更新提供了新思路,是老城市焕发新活力的一次生动实践。
“我们将继续推动政策红利精准直达,进一步优化审批服务,推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停车设施建设,共同助力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的美好愿景。”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越秀区分局相关负责人说。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廖靖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广州日报新花城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