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监管]本市2025年10月驾培机构投诉率排序公布

市道运中心介绍,2025年10月,本市驾培行业共受理热线工单1175件。其中,涉及驾培机构投诉的工单达1130件,在这些投诉中,退费类诉求为1022件。值得关注的是,约三分之一的学员在处理退费事宜时,无法提供与驾培机构签订的培训合同作为有效的退费依据,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学员维护自身权益及投诉处理工作带来了阻碍。详见↓

10月驾培机构投诉率排序

2025年10月投诉率位列前10的驾培机构:

注:投诉率以市道运中心接到的2025年10月份驾机构投诉量(工单量)与该驾培机构核定的培训能力数量之比例。

学车建议

1、如认准官方渠道,选择驾培机构。

若市民需选择驾培机构,可以通过以下渠道,查询本市具有培训经营备案资质的驾培机构名录。

(1)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便民服务板块:访问网址https://jtw.sh.gov.cn/bmxx/。

(2)上海市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行业网站:www.shjpxh.org.cn。

2、签订培训合同,规范报名流程。

报名时,请前往驾培机构设立的经营服务窗口办理相关手续。要与驾培机构签订由本市市场监管局会同相关部门制定的《上海市机动车驾驶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建议仔细研读并确认合同中明确约定的合同期限、培训内容、培训学时、培训服务地点、培训费用、退学退费规则以及违约责任等关键要件,要仔细研读并确认,这些关键要件能够有效保障合法权益。

签订《培训合同》后,按照合同约定的金额和方式缴纳学车费用,同时务必妥善保管好《培训合同》以及培训费发票凭证,这是您维权的重要依据。此外,学员有权拒绝支付《培训合同》约定以外的任何费用,如遇不合理收费要求,可保留证据并进行投诉。

3、遵守学时确认规则,科学规划学车时间。

培训期间,学员需严格按照规定操作在车载计时设备进行签到和签退,每次培训完成后,务必在《教学日志》(培训手册)上签字确认,以此记录您的培训时长。当学员完成《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中各个教学部分的培训学时后,应及时登录微信公众号“上海计时驾培服务平台”,仔细核对确认所有学时是否真实有效,确认无误后,学员方可预约相应科目考试。

建议计划报名学车的市民提前了解《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中的学时要求,这不仅便于学员更好地规划学车计划,还有助于您扎实掌握安全文明驾驶技能,为日后安全文明出行奠定坚实基础。

手机扫一扫打开《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

4、妥善留存相关证据,理性维护合法权益。

在学车进程中,倘若学员遇到驾培机构或教练员教学服务质量不佳的状况,应第一时间收集并妥善留存各类相关证据,可通过“上海计时驾培服务平台”查询公示的投诉电话,向所属驾培机构如实反映问题,积极寻求解决办法。

若在学车期间发生涉及培训合同条款履行争议、退费纠纷等情况,市民务必保留好关键证据(包含但不限于《培训合同》、发票凭证等),建议先主动与驾培机构协商,争取达成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倘若协商未能成功,市民可依据培训合同条款,向上海仲裁委员会申请提出仲裁程序高效解决纠纷,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贴心提示

近期,根据对驾培行业投诉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网络招生平台”“低价”“熟人推荐的教练”“微信转账给教练”等成为投诉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为了帮助学员顺利学车,切实保障学员的合法权益,提醒在报名时注意以下几点:

谨慎选择报名渠道

建议直接前往正规驾培机构的线下门店报名,了解其资质,避免遇到“黑驾校”或临时场地,保障报名环节安全可靠。谨慎使用各类网络平台或手机应用报名学车,线上平台监管难度大,信息真实性难辨,容易出现机构虚假宣传、卷款跑路等风险。

理性看待价格与推荐

切忌仅仅因为“低价”或“熟人介绍”盲目选择驾培机构或教练。低价往往伴随着服务缩水、隐性收费等问题;熟人介绍并不能完全替代对驾培机构资质和教练水平的考察。同时,切忌将学车培训费用私下交给教练员或中介等个人,一旦发生纠纷,转账给个人的资金很难追回,且难以明确责任主体。

重视报名规范与凭证留存

如果未在本市有资质的驾培机构报名学车,报名时未保留《培训合同》和培训发票凭证,极有可能遭遇侵权和纠纷。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培训服务质量难以保证,合法权益也很难得到维护,后续维权之路将充满艰辛。因此,请务必选择正规的驾培机构,并妥善保存相关凭证。

关注驾校经营状况

在选择驾校时,还需关注驾校的经营状况,部分驾校经营情况存在异常,请您注意甄别,避免因驾校经营问题影响学车计划。

截至2025年10月经营状况异常的驾培机构:

向下滑动查看所有内容

为了维护教学双方的合法权益,请认准官方渠道,遵守相关规定并及时留存凭证,保证学车过程中流程的合法性和规范性,从源头规避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