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区江海街道富文社区辖内某无物业老旧小区,曾长期被门口空地的种菜乱象所困扰。部分居民占用公共区域种菜,使用农家肥浇灌,导致蚊蝇滋生,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品质与身体健康。因土地权属存在争议,该问题多次协调未果,成为社区治理中的“老大难”问题。
直至去年12月,居民向海珠区江海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反映难题,海珠区人大代表汪武、伍尚伟积极行动,这一局面才逐步迎来转机。

改造前
倾听民声,实地调研定改造方向
接到居民反映后,海珠区人大代表汪武、伍尚伟第一时间和江海街道执法队、富文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前往现场实地了解情况,并与周边居民面对面交流,广泛收集意见建议。
2024年12月23日,汪武、伍尚伟与社区负责人到现场调研。“希望尽快清理被占用的空地,还大家一个干净舒适的公共区域!”走访中,多位居民向代表们表达了迫切诉求。
在充分倾听民意、掌握实际情况后,汪武、伍尚伟代表当即建议,因地制宜将这片空地改造为一处健身小公园,既彻底解决环境问题,又为居民增添休闲健身的好去处。这一提议得到了多数居民的认可。
多方协调,破解争议推项目落地
然而,由于种菜乱象由来已久,相邻居民之间存有隔阂,健身小公园改造项目的推进并非一帆风顺,其中土地权属争议与改造方案分歧成为核心难题。
为加快项目落地,两位代表主动充当“协调员”,积极联络居委会、经济联社和业主代表,多次召开专项协调会,围绕“权属争议化解”、“环境整改方案”和“居民需求落实”三大核心展开深入磋商,最终明确了土地公共属性,确定了改造方案:由业主自筹完成地面硬化、修建花基和绿化种植;街道统筹资源,向区文广旅体局申请健身器材。
2025年8月,健身器材顺利完成安装,原来的“脏乱菜地”转型为实用美观的健身路径。
改造后
在海珠区人大常委会江海街道工委的跟踪督办与人大代表的持续推动下,这片曾经的“纠纷源”焕然一新,成为开放共享、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的健身小公园。如今,这里已成为居民锻炼身体、休闲交流的热门场所,曾经因种菜产生的邻里矛盾逐渐消散,邻里关系更加融洽。
老旧小区空地的“华丽转身”,不仅是人大代表倾听民声、推动民生“微实事”的生动写照,更是“百千万工程”在基层社区落地见效的鲜活体现。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这一民意沟通平台,居民的合理诉求得到了高效回应和实质落实,充分彰显了人大代表在提升人居环境、化解基层矛盾、促进共建共治共享中的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