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谈论中国工业版图时,长三角的“优等生”俱乐部里,安徽曾常常被低调略过。然而,“十四五”收官之际,安徽已然稳居中国工业大省之列。11月12日,安徽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系统总结了“十四五”期间全省工业经济发展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冯克金在会上郑重宣布:“‘十四五’期间,安徽历史性地迈入了工业大省行列。”关于安徽工业的发展全貌,正在形成一个有趣的“全国第五第六”现象:安徽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规模2024年达到5.5万亿元,居全国第5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全国第6位,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全国第5位,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评价全国第5位。这些重要指标显著领先于安徽经济总量在全国第11位的排名,凸显出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正在成为安徽在中国新一轮区域发展中的“非对称优势”。今年前三季度,安徽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居全国第4位、长三角第1位,对全省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6.4%,成为安徽经济运行的“压舱石”。这在房地产等拖累经济的大势下,尤为难能可贵。以独特的路径选择与战略定力,安徽不仅推动自身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的突破与跃升,也为中国工业整体升级提供了“非对称突破”的生动样本。“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着力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加快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安徽正在凸显的“非对称优势”,是否能乘势向新兴支柱产业的规模化优势“迁移”,将成为未来5年安徽发展乃至中国区域发展格局调整的一大看点。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各地经济数据出炉后,近期不少媒体又在讨论“十强省”变动的可能性。持续放大“非对称优势”及其外溢效应,会让人们看到一个充满活力和更大可能性的安徽。(江淮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