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日本科学家发现“限制生命长大”的规律,大肠杆菌实验给出新答案! 你有没有想过

日本科学家发现“限制生命长大”的规律,大肠杆菌实验给出新答案! 你有没有想过,家里的盆栽为什么长到半米左右就不再拔高?实验室里的微生物,就算提供再多营养,也没法无限繁殖? 最近,日本东京大学与理化学研究所的联合团队,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2025; 122(40) DOl:10.1073/pnas.2515031122) 上发表了一项新发现。这个发现,或许能给“生命生长有天花板”这个谜题,找到统一的答案。 过去100多年里,学界研究生命生长,主要依靠两大经典定律,但这两个定律始终没法解释所有现象。 其中一个是莫诺方程,它认为“缺哪种营养,生长就会被哪种营养卡住”。就像缺氮的植物,就算浇再多水,也没办法长高。另一个是李比希最小律,它的说法更直接,认为“生长的上限,是由最稀缺的单一因素决定的”。这就好比水桶,最短的那块木板,永远决定着水桶能装多少水。 可在实际观察中,很多生命的生长限制是会“变”的。比如给饥饿的大肠杆菌补够葡萄糖,它并没有立刻开始疯狂繁殖,反而很快又被别的条件卡住了生长。 这次团队提出的“全局约束原理”,正好打破了“单一瓶颈限制生长”的旧有认知。 研究人员发现,生命生长其实是受一张“动态约束网”调控的。当一种限制因素被解决,立刻就会有新的限制冒出来。 这就像人想提升跑步成绩,首先要突破“体力不足”的瓶颈。等体力跟上了,“呼吸节奏”又会变成新的障碍。再把呼吸节奏练好了,“肌肉耐力”又会拖后腿。就这样,永远有下一个约束在等着被突破。 为了让这个规律更好理解,团队还设计了“阶梯式木桶”模型。 传统认知里的木桶,是“一块短板定上限”。而生命生长对应的木桶,是“补好一块短板,立刻会出现一块新的、稍高一些的短板”。 比如给作物补氮,补之前的短板是“氮不足”,补完之后,短板就变成了“磷不够”。再把磷补上,又会变成“光照强度不够”。木桶的“最大水量”,也就是生命的生长上限,就在一次次补短板的过程中慢慢提升。 为了验证这个原理,团队用大肠杆菌做了3组对照实验。 第一组只添加葡萄糖,大肠杆菌一开始繁殖得很快,但24小时后,就因为蛋白质合成不足停止了生长。第二组添加葡萄糖和氨基酸,氨基酸能帮助蛋白质合成,这组大肠杆菌的繁殖时间延长到了48小时,之后又因为能量供应跟不上,生长速度放缓。第三组补全了和能量供应相关的物质,最终却卡在了细胞分裂速度上。 这三组实验的结果,完全符合“全局约束原理”的预测。 这个发现不只是在理论上有突破,还能帮我们解决不少实际问题。 比如种地的时候,能根据作物不同生长期的“约束点”来施肥。 小麦苗期缺氮,就重点补氮;到了拔节期缺磷,再针对性补磷。这样做,比盲目施肥能少花20%的成本,还能减少土壤污染。 未来,如果能把这个规律拓展到高等生物研究上,说不定还能帮我们搞懂更多问题。比如树木为什么长不到100米高?人类的身高有没有真正的上限? 这张“约束网”的发现,正在帮我们一点点揭开生命生长的基本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