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斡尔族:北疆草原的渔猎传承者 达斡尔族是中国北疆的古老少数民族,总人口约13万余人,主要聚居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以及黑龙江齐齐哈尔等地,世代生活在嫩江流域的草原与湿地间。 达斡尔族有本民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无本民族文字,历史上曾用满文,现通用汉语和汉字。其先民可追溯到古代契丹族后裔,历史上以渔猎、游牧为生,后逐渐转向农耕与畜牧业结合的生计模式,擅长种植燕麦、荞麦,渔猎技艺世代相传。 文化特色浓郁,传统服饰以皮袍、布衫为主,男子穿立领长袍、皮靴,女子着绣花短衣、长裙,配饰以兽骨、银饰为主,兼具保暖与美观。饮食上,稷子米、手把肉、柳蒿芽汤是特色美食,“塔拉哈”(烤鱼肉)是渔猎文化的标志性菜肴。 建筑以“介字房”最具代表性,木质结构、草顶土墙,适应北疆寒冷气候。节日中,春节、千灯节、抹黑节最为隆重,抹黑节用锅底灰互抹脸颊祈福,千灯节点灯祭祀祖先,充满民族趣味。达斡尔族擅长射箭、摔跤,传统体育项目与渔猎生活深度关联,同时民间叙事诗、歌舞极具感染力。 如今,达斡尔族既守护渔猎技艺、传统歌舞等文化遗产,又发展生态养殖、民族旅游,让北疆民族文化在传承中焕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