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最近基辛格早年的预言又被翻了出来,老爷子当年就说,俄乌打下去,最先耗干的不是俄罗

最近基辛格早年的预言又被翻了出来,老爷子当年就说,俄乌打下去,最先耗干的不是俄罗斯,不是美国,更不是那些跟着起哄的小国,而是一个谁都没太往深处想的国家。基辛格一辈子搞外交,经历过冷战、二战,对大国博弈门清。   为啥说俄罗斯耗得起?这国家最不缺的就是 "硬家底"。虽然西方制裁喊得凶,但 2022 年到 2024 年,俄罗斯能源出口收入反而涨了 12%,毕竟欧洲人再生气也得烧天然气取暖。   加上 1700 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就算丢了几块阵地也能退着打,跟当年苏联扛德国的套路如出一辙。普京 2025 年接受采访时直言:"我们的粮食够吃十年,能源够供二十年,耗得起。"   美国更不用说,家大业大经得起造。国会吵归吵,三年里给乌克兰的军援还是堆到了近千亿美金。   就算 2024 年特朗普上台后喊着 "要省钱",转头还是批了 30 亿紧急援助 —— 对美国来说,这点钱不过是军费预算的零头,却能把俄罗斯拖在战场上,简直是 "一本万利"。   欧洲国家则把 "精明" 写在了脸上。刚开始跟着美国喊口号最凶,可 2022 年冬天能源账单翻三倍后,德国悄悄重启了煤电厂,法国街头全是抗议涨价的民众。   到 2024 年,欧盟对乌援助已经比承诺的少了 40%,毕竟谁也不想为别人的战争掏空自己的钱包。基辛格早看透了:"欧洲人的高调,撑不过一个冬天的暖气费。"   最惨的从来都是乌克兰,毕竟战场就设在自己家里。2022 年俄军炸掉 60% 的天然气设施,2023 年乌军反攻死伤十几万人,2024 年连哈尔科夫的工厂都被拆得只剩空壳子。现在乌克兰人过的日子,说是 "熬日子" 都算客气。   能源全靠接济,2025 年冬天美国给的 3 亿立方米天然气,连 40 亿缺口的零头都不够,波兰的信贷更是借了要还的 "高利贷";军队全靠抓壮丁,基辅街头的征兵广告比商店招牌还多,18 到 60 岁的男人想出国比登天还难;经济全靠援助,政府工资都要欧盟按月 "发补助",老百姓连买菜都得用美元换零钱。   泽连斯基不是没挣扎过,2023 年喊着 "反攻到底",结果打了半年只夺回几个村子,反而把西方援助的武器耗了个精光。到 2025 年再开会,他连特朗普的面都见不上,只能在华盛顿酒店里等着欧洲领导人 "施舍" 承诺。这场景跟基辛格当年说的一模一样:"小国非要往大国夹缝里钻,最后只会被挤成肉饼。"   基辛格当年还提了个 "惹祸建议":让乌克兰让出东部部分领土换和平,别等国家彻底散了。这话当时被骂惨了,乌克兰网友骂他 "出卖主权",西方媒体说他 "帮俄罗斯说话"。可三年后再看,顿巴斯地区早被打成了无人区,就算接着打,拿回来的也是一堆废墟。   其实基辛格的逻辑很简单:外交不是喊口号,得算清 "耐力账"。冷战时越南耗走了美国,可自己国家被炸得几十年缓不过来;阿富汗拖垮了苏联,老百姓至今还在逃难。这些例子都证明,弱势方硬扛大国博弈,最后买单的永远是自己。他说的 "平衡的不满意",说白了就是别为了 "面子" 丢了 "里子"。   现在骂他的人少了,连乌克兰国内都有 38% 的人支持谈判 —— 毕竟再打下去,可能连 "国家" 都没了。2025 年利雅得会谈时,乌方代表偷偷跟俄方说 "可以谈领土问题",这要是放在三年前,简直是不敢想的事。   基辛格的预言能成真,根本在于戳破了国际关系的 "遮羞布":喊 "正义" 的人不出钱不出人,遭罪的是乌克兰老百姓;大国算计来算计去,把小国当成了棋盘上的棋子。俄罗斯要安全缓冲区,美国要拖垮对手,欧洲要政治正确,可谁也没问过乌克兰人想不想要战争。   2025 年停火谈判谈了又谈,可决定权还在美俄手里,乌克兰只能站在边上等结果。就像基辛格说的:"乌克兰应该是俄欧之间的桥梁,不是对抗的前哨。" 可这道理,非要用三年战火、千万人流离失所才能证明吗?   大国博弈从来都是 "零和游戏",但不该让小国当 "牺牲品"。基辛格的话不是 "绥靖",是务实 —— 毕竟再硬的 "骨气",也扛不住没饭吃、没房住、没亲人的日子。等到乌克兰真的被耗干了,那些喊着 "支持到底" 的国家,只会转头去关心下一个 "棋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