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突然宣布了 11月12日消息,印度造船厂SDHI近日与挪威Rederiet Stenersen公司签署了一份意向书,将建造6艘18000载重吨的化学品运输船,合同总价值约为2.2亿美元。 更牛的是,这还是SDHI接下那个烂摊子似的Pipavav船厂后,拿到的第一个像样的大订单。 说起Pipavav船厂,那真是一波三折。前几年直接垮了,欠了一屁股债,设备停着落灰,工人也都走光了,业内人都觉得这厂子没救了,只能等着拆废铁。直到去年换了新老板,砸钱修设备、重新招人组队,才算把这条沉了的“船”给捞上来。 谁能想到啊,刚缓过口气,就把欧洲船东的订单给啃下来了,这逆袭的路子,连印度自己人都觉得意外。 可别以为这单是随便拿到的,挪威船东那可是出了名的挑剔。他们要的不是拉煤拉矿的普通货船,是装有毒、有腐蚀性化学品的运输船。这种船娇气又金贵,光装货的系统就有一大堆保护装置,像阀门得远程控制,还得有惰气保护、液位报警这些,少一个都可能出大事故,造的时候半点马虎都来不得,技术要求严得很。 而且18000载重吨也不算小了,以前化学品船里的Ⅱ类船,最大的也就4万载重吨左右,这6艘船不光要够安全,还得符合国际航运的节能要求。放以前,印度船厂连投标的资格都够不上。 这次能被看上,一方面是新老板给Pipavav船厂升级了生产线,总算摸到国际标准的边了;另一方面也是印度造船的成本有优势,虽说他们建厂房、弄配套花钱多,但人工比欧洲便宜不少,对想省钱的船东来说,确实有吸引力。 不过也别光跟着高兴,印度造船业的麻烦还没彻底解决。查资料就知道,跟中国、韩国、日本这些造船厉害的国家比,印度船厂造一艘船的成本要高出25%到30%。而且像发动机、导航这些关键零件,至今还得从国外买。 之前印度另一家船厂接了法国的订单,就暴露过问题,工人不够用,零件供应也没个准信,很容易耽误交货时间。这次6艘船啥时候能造完还没说,但挪威船东肯定盯着工期,对刚活过来的Pipavav船厂来说,这又是个硬挑战。 说起来,挪威也不是第一次跟印度造船业合作了,之前就有印度船厂接过他们的订单,说明印度在造船的国际认证上,还是有点基础的。 这次的订单更像是块试金石,要是能按时按质造好交出去,不光Pipavav船厂能彻底站稳脚,印度造船业也能借着这股劲,从造便宜货往造高端船迈一步;可要是出了岔子,以后欧洲船东再找合作方,估计得把印度划到“得小心”的名单里。 说到底,这2.2亿美元对印度造船业来说,不光是救命钱,更是一张考试卷。一个破产船厂能翻身,背后是印度想在全球造船这块大蛋糕里分一口的心思。但能不能成,最终还得看造得怎么样、能不能按时交船。造船这行,靠的是真本事,一次订单亮眼只是开头,真要站稳脚跟,还得凭实打实的技术和口碑说话。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