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鹤岗市检察机关迎来生力军啦!新一批怀揣理想与热忱的新人正式报到。他们在箐箐校园早已埋下对公平正义的向往,怀揣着对检察事业的诸多梦想,从“象牙塔”步入“检察蓝”,他们青春洋溢,朝气蓬勃。即日起,“鹤岗检察”微信公众号开设“新人报道”专栏,鹤检新力量,扬帆正启航!今日播发第二十期:南山区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李开哲《从案管新兵到执检先锋——在刑事执行检察新起点上的感悟与展望》。

李开哲
南山区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
时光荏苒,自今年七月怀着敬畏与憧憬踏入南山区人民检察院已经三个月。根据组织安排,我前三个月在案件管理部门进行了系统的学习与实践,并于十月十日正式奔赴刑事执行检察岗位。这段从学习适应到初步履职的经历,虽短暂却充实,让我对检察工作有了从模糊到清晰、从理论到实践的深刻认知,心中充满了感悟与思考。
初识检察:案管“枢纽”中的启蒙与奠基
在案件管理部门的三个月,是我接触检察工作的“第一课”。案件管理部门是检察工作的“枢纽”。在这里,我通过参与案件受理、流程监控、数据统计等基础工作,深刻体会到检察工作的严谨与规范。每一个案件的流转都关乎司法公正,每一次数据核对都维系着管理效能。这段经历培养了我注重程序、关注细节的工作习惯,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程启航:执检岗位上的使命与挑战
十月十日,我迎来了职业生涯的一个新起点——刑事执行检察。岗位的转换,意味着视角与责任的转变。从关注案件“入口”和“流程”到聚焦刑罚“执行”与“效果”,我感受到的是国家法律监督职能在刑事执行领域的延伸。我认识到这份工作的挑战性与紧迫性。刑事执行是刑事诉讼的“最后一公里”,能否将纸面的判决转化为现实的公正,直接关系到司法公信力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作为检察队伍的一名新兵,站在刑事执行检察工作的新起点,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面对73名社区矫正对象,我想到的是如何监督帮助他们顺利回归社会;面对财产刑执行,我思考的是如何更有效地发现线索、保障刑罚执行的严肃性。这不再是书本上的概念,而是沉甸甸的责任,它要求我必须具备更强的法律监督意识、更高的专业素养和更深的为民情怀。
砥砺前行:聚焦核心职能的实践规划
对于下一步工作,我将以最快速度完成从案管到执检的角色转换。系统学习刑事诉讼法、社区矫正法、《人民检察院刑事执行检察工作规则》等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熟悉刑事执行各环节的监督要点、程序和方法。积极向领导和经验丰富的同事请教,通过参与具体案件办理、查阅卷宗、参与巡回检察等方式,在实践中提升发现问题的眼力、监督纠正的能力。紧紧围绕刑事执行检察的核心职能,重点关注当前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例如,针对财产刑执行监督案件数量下滑的情况,我将积极协助同事,通过参与专项核查、加强与法院执行局的沟通,主动摸排案件线索。在社区矫正监督方面,针对矫正对象交付接收、监督管理、变更终止等环节的监督,防止脱管、漏管。承继在案管部门养成的沟通协调意识,积极融入刑事执行检察的协作网络。主动加强与法院、司法局、公安机关、看守所等单位的联系与配合,畅通信息交换渠道,在监督中体现配合,在协作中强化监督,共同推动解决刑事执行中的难点问题,提升监督实效。
不忘初心:坚守法治信仰与公正廉洁
我将始终牢记作为一名新时代检察人员的职责使命,坚守法治信仰,恪守公正廉洁的职业道德。既要铁面无私、敢于监督,又要注重方式方法、理性平和,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刑事执行环节感受到公平正义。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我坚信,在组织的培养和领导同事的帮助下,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我一定能够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刑事执行检察人员,为南山区的刑事执行检察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检察事业的广阔天地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