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必须意识到,俄罗斯打得越久,诉求就会越多。俄罗斯一年花1700亿美元军费,三年下来砸了几千亿美元,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俄罗斯要求的停火条件自然会越来越苛刻。 最近俄罗斯2025年的军费账单一出来,不少人看了都倒吸一口凉气——1560亿美元,这钱占了全国GDP的6.3%,换句话说,全国每100块钱的经济产出里,就有6块3直接砸进了战场。 要是把时间线拉得再长点,从2022年冲突开始到2025年,这四年下来烧进去的钱已经超过6000亿美元了。这么大的投入,要是说俄罗斯最后就随便要两个条件就停火,那谁都不会信,乌克兰要是还看不清这一点,只会让自己的处境更难。 可能有人觉得,钱花得多不代表什么,说不定俄罗斯早撑不住了。但战场上传来的消息却不是这么回事,2025年夏天那波攻势里,俄军每天都能往前推进几百米,虽然看着慢,但架不住天天有进展,到7月份的时候已经多控制了105平方英里的土地。 更关键的是,俄罗斯已经不是单纯占领这些地方了,在顿涅茨克、卢甘斯克那些早就拿下来的区域,道路和能源设施都在修,当地甚至都开始用俄罗斯的货币流通了,这明摆着是要把这些地方彻底整合进去,压根没打算还回去。 这种战场态势的变化,直接反映在俄罗斯的停火条件上。早几年冲突刚爆发的时候,俄罗斯提的条件还相对笼统,无非是要求乌克兰不加入北约,搞个去军事化。 但到了2025年8月普京公开表态的时候,条件已经具体到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了:克里米亚肯定是俄罗斯的,这是2014年就定下来的事实,现在更没可能退让。 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和赫尔松这四个州,也得正式承认归俄罗斯,这四个地方加起来占了乌克兰总面积的18%,相当于硬生生切走了一大块。 除了领土,俄罗斯还要求西方给书面保证,永远不能再向东扩张,乌克兰得搞永久中立,连军力规模都要受限制,远程导弹这种装备想都别想部署。 可能有人会问,俄罗斯就不怕一直耗下去吗?其实从它的动作就能看出来,早就做好了长期准备。 普京在2025年5月直接把《2021-2025年俄联邦国防计划》延长到了2027年,等于给军事行动定了个长期基调。而且虽然西方一直在制裁,但俄罗斯早就在找后路,跟中国、印度的能源合作搞得火热,硬生生把制裁的影响扛了下来。 反观乌克兰这边,虽然欧盟和G7给了不少援助,到2025年累计承诺的援助超过2160亿美元,但这些钱里有不少是贷款,而且援助的节奏越来越看西方的脸色。2025年美国特朗普政府甚至直接给俄罗斯下了停火最后通牒,不然就对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加关税,这背后其实也藏着西方想尽快收手的心思。 最能说明俄罗斯诉求升级的,还是谈判桌上的变化。2022年的时候,俄乌还能在伊斯坦布尔搞高层会谈,焦点也只是临时停火。 但到了2025年3月在土耳其的谈判,俄罗斯连乌克兰领导人的面都不愿意见,只跟技术人员谈细节,核心就是让乌克兰撤出控制区、拆了防御工事,说白了就是要把战场优势直接变成条约里的实际利益。 普京后来也说了,觉得能速战速决的人都忽略了问题的复杂性,这话听着是说给外界听的,其实也是在给乌克兰递信号:别指望我会让步,耗得越久你丢的越多。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一直喊着要恢复领土完整,谴责俄罗斯的条件侵犯主权,这心情能理解,但现实摆在这里。俄罗斯现在不光在战场上占着优势,还在白俄罗斯部署了更先进的高超音速核导弹,射程能覆盖北约东翼,这等于把安全筹码也堆上去了。 反观乌克兰,能撑到现在很大程度靠的是西方军援,但2025年欧盟的军事援助也就35亿美元,跟俄罗斯一年1560亿的军费比起来,差距越来越大。 说来说去,核心还是那个道理:战争打的就是钱和资源,俄罗斯砸了6000多亿美元,付出了这么大代价,不可能空手而归。它的诉求从最初的安全关切,慢慢变成了实实在在的领土控制和法律绑定的安全保证,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条件只会越来越固化。 乌克兰要是还抱着“拖到俄罗斯撑不住”的幻想,说不定再过两年,俄罗斯的条件里又会多几条新的——毕竟战场上拿不到的,谈判桌上也别想拿到,而战场上能拿到的,俄罗斯肯定会攥得死死的。这个现实,越早看清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