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三年三延!丸美生物2.5亿募投项目 “难产”,赴港上市追赶美妆港股潮

11月12日晚间,A股美妆上市公司丸美生物(603983.SH)同步披露两则重磅公告:其一,公司核心募投项目“化妆品智能制造工厂建设项目”第三次延期,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推至2027年12月;其二,公司正式启动H股发行计划,拟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构建“A+H”股资本架构。两项决策背后,是这家国货美妆企业在业绩增速放缓与行业竞争加剧背景下的战略突围尝试。

据公告追溯,该募投项目的命运转折始于2020年。当年11月至12月,丸美生物通过董事会及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将原计划投入“彩妆产品生产建设项目”的全部募集资金,变更用于“化妆品智能制造工厂建设项目”,旨在打造智能化护肤及彩妆生产基地。项目由全资子公司广州丸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施,规划建筑面积72992平方米,设计产能涵盖年产护肤品3382.5吨、彩妆200吨,配套仓储物流中心,计划总投资3.44亿元,其中募集资金投入2.50亿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项目已累计投入募集资金2.48亿元,资金使用进度达99.2%。

然而,巨额资金投入并未换来项目如期落地。公告显示,该项目曾于2023年8月首次延期至2024年12月,2024年6月以“追加投资内容、增加实施地点”为由二次延期至2025年12月,此次已是第三次调整投产时间表。对于延期原因,丸美生物解释称,经审慎评估市场需求与自身业务发展,现有产能可满足未来1-2年运营需要,若按原计划投产可能导致产能利用率不足,影响募集资金使用效率。目前项目厂房已竣工,将临时作为仓储物流中心支撑线上业务发展,部分闲置厂房可短期出租,且明确表示不改变募集资金用途。

与产能扩张“减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丸美生物在资本市场加速“起跑”。公告指出,赴港上市旨在增强资本实力,推进国际化战略,目前公司正与中介机构推进相关工作,具体发行细节仍在商讨中。值得关注的是,为适配H股上市要求,丸美生物已于11月11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公司章程(草案)》及12项内部治理制度修订议案,涉及股本结构、董事会运作、信息披露等核心领域,明确董事会会议频率从“每年至少两次”提升至“四次”,新增H股股东网络投票权等条款,确保符合境内外双重监管要求。

财务数据揭示了公司战略调整的紧迫性。2022年至2024年,丸美生物营收从17.32亿元增至29.70亿元,净利润从1.742亿元升至3.416亿元,连续三年保持增长,但增速放缓态势显著。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4.50亿元,同比增长25.51%,但净利润同比增幅仅2.13%,较2023年同期的44.84%和2024年同期的37.38%大幅下滑;扣非净利润更是同比下降5.42%,而前两年同期这一数据分别高达75.99%和44.09%,盈利能力弱化趋势明显。截至11月13日,丸美生物A股总市值为136.34亿元,在国货美妆上市公司中排名第四,远低于珀莱雅的291.74亿元。

此次双重决策恰逢国货美妆集体冲刺港股的行业浪潮。2025年10月,珀莱雅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赴港上市议案,其“二代”掌舵人侯亚孟正推动企业国际化提速;同年5月,林清轩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冲刺高端国货护肤第一股;已登陆港股的毛戈平(hk01318)表现亮眼,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5.88亿元、净利润6.70亿元,净利润率达25.90%。据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美妆市场规模预计突破2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1%,但行业分化加剧,高端市场被国际品牌主导,中低端市场陷入价格战,抖音等渠道90%的香水销量来自单价低于200元的产品,新锐品牌竞争白热化。

市场分析指出,丸美生物的募投项目延期或与其彩妆业务进展缓慢相关。该项目原本承载着彩妆产能落地的战略使命,其持续推迟可能影响公司在彩妆赛道的布局节奏,与花西子、毛戈平等已形成规模优势的国货品牌差距进一步拉大。而赴港上市虽能拓宽融资渠道,为研发投入和海外拓展提供资金支持,但面临多重挑战:一方面,需应对港股市场对美妆企业研发实力、国际化布局的严格审视;另一方面,要在科技护肤、即时零售等行业增长引擎领域快速突破。数据显示,2025年美妆行业科技护肤板块年复合增长率达18%,即时零售美妆品类同比增长112%,但丸美生物目前仍以传统护肤品为主力,产品结构有待优化。

对于投资者关注的募集资金使用效率问题,丸美生物在公告中强调,厂房临时用于仓储及出租不影响后续生产线投建,不属于改变募集资金用途。但市场仍存疑问:已投入99.2%募集资金的项目延期至2027年,是否反映市场需求不及预期?赴港上市募集资金将如何分配,能否有效改善盈利能力?这些问题的答案,将直接影响公司未来的市场表现。

在行业专家看来,2025年国货美妆正处于资本化与国际化的关键十字路口。丸美生物的三度延期与赴港上市,既是企业应对业绩压力的战略调整,也是行业发展困境的缩影。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只有深耕研发、优化产品结构、实现资本与业务的良性循环,才能在行业洗牌中站稳脚跟。目前,丸美生物的H股上市进程、募投项目后续推进及业绩改善情况,仍有待市场持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