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正式宣布! 一夜之间,菲律宾又上了全球头条,不是因为外交风波,也不是因为经济奇迹,而是因为一场接一场的“麻烦”。 这场麻烦是台风 “海鸥” 带来的,11 月 4 号凌晨,它带着 42 米 / 秒的强风直扑莱特岛沿海,刮得那叫一个猝不及防。 42 米 / 秒的风有多狠?能把路边的大树连根拔起,轻一点的铁皮屋顶直接被卷上天,落在远处砸得稀烂。 这台风能这么嚣张,全是靠菲律宾以东的暖海水 “喂” 出来的。一般台风穿过岛屿山地,核心力量多少会散掉,可 “海鸥” 不一样,就算闯过中部群岛的山,势头一点没减。 莱特岛东海岸正对着菲律宾海,台风带来的暖湿气流撞上岛上的高山,雨立马就下疯了,短短几小时,雨水攒成洪水往低洼处灌,好多人凌晨被淹醒时,水位已经到腰了。 伤亡数字一天比一天难看。菲律宾减灾委最新的消息里,“海鸥” 已经带走 232 人的命,523 人受伤,还有 112 人没找到。 三天前统计的时候还没这么多,这三天里又多了 28 个死亡病例,也就是说,每天都有人在废墟或者洪水里发现遗体,灾难的后劲还在慢慢显出来。 受影响的人更是一大片,算下来得有四百多万人,差不多是几个大城市的人口加起来。房子毁了十五万座,要么被风掀了顶,要么被洪水泡塌了,好多人回家一看,家就剩一堆断墙烂瓦。 更惨的是些 9 月份刚经历过地震的人,当时住到临时帐篷里,这回台风一刮,帐篷也塌了,只能抱着行李再找地方躲。 公共设施也崩得差不多了。两百多处公共设施遭了殃,医院、学校占了不少。医院的药品和器械被洪水泡坏,受伤的人只能在临时搭的棚子里等着;733 个市镇的学校都停了课,孩子们在家看着外面的废墟,不知道啥时候能回教室。 电力和通讯更别提了,167 个市镇没了电,晚上一片漆黑,只能靠手电筒照路;88 个市镇连电话都打不通,里面的人没法求救,外面的救援队伍也不知道该往哪去,只能靠橡皮艇在淹水的街道上慢慢搜。 干活挣钱的路子也断了。482 个市镇都停了工,工厂不开门,小店关着门,本来就紧巴的家庭彻底没了收入。地里的庄稼也遭殃,超过 1.5 亿比索的收成全泡汤了,农民蹲在田埂上看着烂在水里的作物,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最让人窝火的是那些防洪工程。本来大家还指望这些设施能挡挡洪水,结果灾后一看,不少所谓的防洪坝就是用铁丝把石头捆起来凑数的,洪水一冲就垮。 宿务省这几年光防洪就花了 32 亿人民币,上了四百多个项目,现在全成了摆设。负责的部门自己也承认,不光规划瞎搞,执行也糊弄,说不定还有人把钱揣进了自己腰包,现在已经要专门的机构来查了。 更糟的是,“海鸥” 的烂摊子还没收拾完,另一个更强的台风 “凤凰” 又要来了。这个台风风速最高能到 230 公里 / 小时,风暴潮能有 3 米高,覆盖了菲律宾三分之二的地方。 政府赶紧疏散了 91 万人,可还有不少人没当回事,国防部的人急得直喊 “这种犹豫既危险又违法”。更讽刺的是,“海鸥” 来袭时,宿务北部还有 7 位市长正带着议员在欧洲私人访问,压根没人管当地的应急指挥,救援响应慢了半拍。 台风早就走了,但留下的麻烦没个完。死去的人没法回来,失踪者的家属每天守在河边盼消息,无家可归的人挤在安置点里,靠着一点救济粮过日子。 电力和通讯得一点点修,坏了的医院、学校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恢复。气象专家还说,这事儿跟气候变暖脱不了关系,以后这种强台风可能会越来越多。 现在救援队伍还在偏远地区搜人、送物资,可路不好走,好多地方车开不进去,只能靠人扛。 大家也在等着查防洪工程的结果,毕竟要是不把这些猫腻揪出来,下次再刮台风,还是一样的下场。 这场台风算是给菲律宾敲了个响钟:天灾躲不开,但人祸要是不除,防灾的底子永远扎不牢。 参考资料:央视新闻《台风“海鸥”致菲律宾232人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