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滑板比赛在惠州收官。赛场上,运动员尽情展现自己的动作技巧,处处洋溢着青春的活力与拼搏的激情;赛场外,一张医疗、供电、食品安全、交通及志愿服务和媒体服务等多维度保障网早已织就,各方力量全力保障赛事各环节无缝衔接、流畅运转,诠释着“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的深刻内涵。

惠州志愿者为十五运会提供热情周到服务。惠州日报记者杨建业摄
医疗保障
“移动ICU”护航全运赛场守护赛事安全
赛场之外,一支由18名专业人员组成的医疗精英团队全天候守护着赛场安全。这支由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派出的保障团队,以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素养构筑起一道坚实的生命防线。
在场馆内,医疗团队设置了多维度保障网络,包括医疗站、场边医疗点、观众医疗点、运动员休息区医疗点等,实现对运动员、技术官员、志愿者及工作人员的全方位覆盖。
比赛现场配备了广东省首台“5G移动卒中单元”救护车。据悉,这台凝聚尖端科技的“移动ICU”车内搭载了小型移动CT及相关检验监测设备,彻底颠覆了传统急救“运到医院再检查”的模式,相当于把医院的CT室和专家会诊室“搬”到了救护车上,实现了“上车即入院、入院即治疗”的全新诊疗模式。
供电保障
构建起“线上+线下”全天候守护体系
面对国家级重大赛事的保电重任,南方电网广东惠州供电局以“设备零故障、场所零闪动、工作零差错、服务零投诉、安全零事故”为工作目标,深化“党建+保电”模式,构建“线上+线下”紧密结合的全天候守护体系,以“满格电力”保障赛事顺利举行。
线上,惠州供电局通过在重要负荷点加装智能传感器,形成“数字化实时监测+人工动态补位”高效模式,确保设备状态24小时处于全面感知之中。线下,组织精干力量在开幕式前模拟实战场景,有效锤炼了队伍的快速响应和协同作战能力。赛事期间,团队严格执行“一馆一册”“一馆一策清单”的个性化保障方案,运用无人机巡护、红外测温等先进科技手段,对涉及场馆的每公里线路、每个配电节点开展多轮次“健康体检”与动态评估,坚决杜绝设备“带病运行”。此外,精心制定的“市电双回路+UPS不间断电源+应急发电车”三重保障方案,确保了主备电源无缝切换,实现“零闪动”的高可靠性目标。
媒体服务
全链条服务为新闻宣传赋能
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滑板比赛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50余家媒体记者齐聚惠州。为全力支持媒体宣传报道工作,让赛事故事更生动、惠州形象更鲜明,十五运会惠州赛区执委会新闻宣传部精心打造媒体中心,为记者朋友搭建了高效工作的“大本营”。
走进媒体中心,浓厚的赛事氛围与惠州特色扑面而来。十五运会主题布置与惠州文创产品展示相映成趣,营造出专业且不失活力的工作环境;一旁的特色茶歇区物资丰富,随时为记者们提供“能量补充”;“追新闻的您辛苦了,充电加油歇歇脚”“捕捉精彩瞬间,这里是你的‘能量补给站’”……墙上的暖心标语,在细微处传递着东道主的体贴与温度。办公区内,打印机、电脑、排插及媒体手册等物资一应俱全;现场配备的电视屏幕实时直播赛事,让记者们在撰写稿件之余也能同步跟进赛场动态。
“整个工作氛围很舒适,物资和信息准备非常充分,为记者们开展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新华社记者吴梵对媒体中心的周全服务印象深刻。现场陈列的惠州文创、吉他和滑板等物品,也激发了他进一步了解惠州这座城市的兴趣。
“预订住宿后,赛事工作人员主动来电确认抵达时间并提供接站服务,贴心举措减轻了我的旅途疲劳。”大众日报记者卢鹏表示,惠州赛区的贴心服务,让他能以更佳状态投入赛事报道。
据介绍,惠州赛区执委会新闻宣传部为媒体记者提供全方位保障,精心构建“场站-酒店-场馆”闭环服务体系。通过专门调配保障车辆、精准对接出行需求,实现各交通枢纽与住宿地、赛事场馆的无缝衔接。这些暖心细致的保障举措,不仅赢得了各地记者的广泛好评,更为十五运会滑板赛事的宣传报道注入了强劲动力。
志愿服务
179名“小海豚”贴心护航赛事
“请您有序入场”“检票口请往这边走……”滑板比赛举办期间,在惠州体校的每个角落,身着统一服饰的“小海豚”志愿者忙碌不停。
在本次滑板赛事中,惠州共组织了179名赛会志愿者。他们分布在惠州市体育运动学校竞赛场馆,惠州北站、惠州南站、平潭机场等交通场站和技术官员、运动员驻地酒店,为赛事运行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
作为竞赛服务保障志愿者,除了协助裁判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还需要进入赛场实际操作,他们摇动摄影机,紧跟运动员身影,记录下运动员的每一个动作细节,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看台服务的志愿者则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时刻注意观众动态,提醒他们注意安全。作为场地“指南针”,区域引导志愿者坚守每一个重要的交汇口,分区指引,确保观众、嘉宾、技术官员和运动队有序进入赛场及观众席。
来自惠州学院的大三学生曹毅热衷志愿服务,在惠州赛区已经服务过三场赛事,主要负责场馆保障、物料维护以及现场的秩序保障。“能够参加十五运会这种国家顶级赛事的志愿服务工作,非常荣幸。”曹毅说。
食品药品安全保障
“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覆盖
当滑板运动员在赛场全力比赛时,一份份安全、营养的餐食正通过严密的保障体系,为他们的拼搏注入能量。
为守住“舌尖上的安全”,惠州设立十五运会食品专仓,对食材实行统一采购、统一检验、统一供应,所有食材经检验合格后入仓贮存,由专车运输至各接待酒店。对运动员接待酒店开展专人24小时驻点监管,对食材验收、入库贮存、加工制作、供餐就餐、食品留样全流程实行“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AI智慧监管。
在反兴奋剂防控方面,惠州坚持“零容忍”原则。针对滑板等竞技类项目,设置运动员专用食材库房、厨房和餐厅,加强入驻楼层管控。此外,确定运动员购药定点零售药店,强化药品安全监督检查,对含兴奋剂类药品进行重点提醒,避免运动员误服兴奋剂,切实保障运动员用药安全有效。
在保证符合食品安全和反兴奋剂风险防控工作要求的前提下,驻地酒店保障团队针对青少年运动员口味喜好,以及外籍裁判、外籍领队的需求,竭尽所能提供营养丰富和个性化餐饮服务。
交通保障
聚焦“安全、畅通、暖心”目标打出组合拳
为确保赛事期间交通“安全、畅通、暖心”,惠州市交通运输局打出组合拳,多维度推进交通保障工作,为赛事筑牢出行防线。
在“3个抵离站场(惠州北站、惠州南站、平潭机场)—接待酒店—比赛场馆”关键路线内,加强日常巡查养护,保障设施完好,让每一条道路都成为迎接八方来客的美丽迎宾路。
为全力满足群众观赛出行需求,惠州在涉赛场馆公交线路增加25台出车量,加开临时接驳线与3条微型小巴线路,让观众能够快速、准时地抵达赛场。截至目前,接驳运输已完成7场赛事保障,发车1711次、接送2.3万余人次,实现“零延误”。
十五运会期间,惠州将温情融入出行细节,推出免费乘车措施。持有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组委会安保部核发有效证件的特定人员,可免费乘坐市内公共交通工具,体现了惠州对赛事参与者的人文关怀。
在安全监管方面,惠州更是毫不松懈。排查全市36家客运企业1534辆重点营运客车安全隐患,做好99辆外省客车备案登记与凌晨2~5时运营报备,清理10年车龄老旧客车隐患,协同查处营转非客车,用严密监管守住赛事的安全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