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停摆刷历史纪录,一口气停43天。80万公务员被迫"打白工",国家公园变成垃圾场,7000多架航班延误,每天白白烧掉15亿美元......这场闹剧表面上是预算案"卡壳",实则是美国政治体制的慢性病大发作。 美国政府停摆这事儿,就像个定期发作的"政治癫痫"。每次都是差不多的剧本:两党谈不拢预算→临时拨款到期→政府关门→互相甩锅→最后妥协。但这次特别离谱,硬是把"短期休克疗法"拖成了"长期植物人状态"。最魔幻的是,明明知道停摆会造成巨大损失,政客们却把它当成"谈判筹码"来用,完全不顾老百姓死活。 钱都去哪了?这恐怕是纳税人最想问的问题。60多亿美元的直接损失相当于20个航母战斗群一天的维持费用。更可怕的是间接损失:中小企业拿不到政府订单,科研项目被迫中断,连结婚证都办不了。经济学家测算,这次停摆直接把美国GDP砍掉了0.1%,相当于经济"车祸"了一次。 深层原因是美国政治体制的结构性缺陷。预算审批流程太过复杂,需要总统提案、众议院通过、参议院批准,任何环节卡住都会导致停摆。更糟的是,两党越来越把预算案当作"政策绑架工具"——这次民主党的医保改革和共和党的边境墙经费就直接捆在了预算案上,谁都不肯让步。 最惨的还是普通老百姓。80万联邦雇员被迫无薪工作,其中4万人连失业保险都领不到,因为负责审批的部门也关门了。华盛顿一位单亲妈妈联邦职员在网上哭诉:"我已经开始变卖首饰付房租"。而政客们呢?照常领工资,总统还在推特上继续骂战。难怪网友讽刺:"国会山上吵得欢,百姓家里断炊烟"。 这场闹剧暴露出三个无解困局: 选举政治绑架治理:政客更在乎中期选举席位,而非国家正常运转 制衡机制变成绊脚石:三权分立演变为"互相拆台" 改革动力严重不足:既得利益集团阻止任何实质性修法 临时拨款法案通过后,政府总算重新开门,但这剂"止痛针"只能管到2026年1月。正如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所说:"美国正在用19世纪的制度应对21世纪的挑战"。当中国高铁修到拉萨时,美国政府却连公园厕所都维护不了,这种对比或许能说明很多问题。 下一次停摆何时到来?没人知道答案。唯一确定的是,只要政治极化和制度僵化持续,美国人民就还得继续为这场"轮流坐庄"的游戏买单。在这个所谓"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政府正常运转竟然成了奢侈品,这本身就是最大的黑色幽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