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平台上
许久不联系的朋友
突然私信聊天
看似日常的寒暄背后
却藏着步步紧逼的诈骗陷阱
近日
唐女士就亲历一场
“角色扮演”式诈骗
01
寒暄背后
藏着“无中生有”的套路
唐女士微博收到一条私信,发信人是一位许久未联系的朋友。
闲聊三天后,对方话锋一转,说手机摔坏了,连带着手机卡一起寄回厂家维修。有趣的是,就在对方说完这番话后,微博平台自动弹出了一条安全提醒,明确提示唐女士“注意资金风险”——显然,这套“手机维修”的说辞,早已触发了平台的反诈预警模块。
没等唐女士细想,对方又紧接着说,手机坏掉前,在网上订购了一块名表,现在因为没法操作手机,想请唐女士帮忙查一下订单情况。念及朋友情分,唐女士答应了对方的请求。

02
50分钟“支付倒计时”?
步步紧逼的“代付”陷阱
一查订单,唐女士发现了不对劲:订单的支付截止时间只剩50分钟,对方声称如果超时,之前付的4000元定金就会作废。对方紧接着催促她:“能不能帮我联系下客服,问问有没有其他支付方式?”

唐女士联系了平台客服,客服回复说“支持他人代付”。她把这个结果转告给对方,对方马上顺着话茬提出:“那你能不能先帮我垫付一下?等我手机能用了,马上把钱转给你。”

但正是这个请求,让唐女士起了疑心——从头到尾,对方只一个劲催促她付款,却绝口不提先通过其他方式把钱转给她,只反复说“等会就转”。带着这份疑虑,唐女士没有继续操作,而对方见她迟迟不付款,也突然没了消息。
03
骗局“复刻”!
骗子仿冒账号欺骗同事
本以为事情到这里就结束了,可没过多久,唐女士的一位同事突然主动联系她,“刚刚你在微博上找我,说手机坏了要买点表,还让我帮忙代付,是遇到什么事了吗?”
这句话让唐女士瞬间清醒——自己根本没在微博上找过同事,更没提过“买表代付”的事!显然,骗子在她这里没得手后,竟然仿了她的微博头像和账号信息,冒充她去骗同事,而且还用了一样的话术。
万幸的是,这位同事警惕性非常高,没有轻易相信,而是第一时间打电话核实。

反诈君提醒
1、谨慎添加好友:如遇自称领导、老师、朋友等微信、QQ及其他聊天软件的好友申请,务必保持警惕,通过原有联系方式或当面核实身份,切勿轻易通过。
2、转账前必须核实:涉及金钱往来,一定要通过多种方式确认对方身份,警惕伪造的转账截图和异常视频通话,不泄露个人信息,守好财产安全防线。
3、被骗后立即报案:一旦发现被骗,请保存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争取最大限度挽回损失。
转发推文
让身边人远离诈骗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