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抱着孩子领奖的全红婵,可能是全中国,甚至全世界最松弛的运动员了吧!   颁奖台的

抱着孩子领奖的全红婵,可能是全中国,甚至全世界最松弛的运动员了吧!   颁奖台的聚光灯亮得晃眼,可全红婵压根不按套路来。十五运跳水女子10米台刚比完,她接过金牌,没像别的运动员那样举着喊加油,反倒低着头摩挲了好一会儿,跟台下热闹的观众像隔了层墙似的安静。   这时候师兄谢思埸把刚满3个月的小娃递过来,换旁人早手忙脚乱了,刚18岁的全红婵却接得特干脆。双手稳稳托着宝宝的腰和屁股,胳膊弯着轻轻颠,嘴里还哼着不成调的儿歌,那熟练劲儿,真不像刚成年的小姑娘。合影时她抱着娃站中间,侧头盯着怀里的小家伙,笑得分外软,哪儿有半分冠军的架子,倒像在自家院子里哄亲戚家孩子玩。   这可不是她头回在赛场当“临时妈妈”。之前广东队拿团体冠军,谢思埸忙着领奖拍照,全红婵就在观众席帮着哄娃,轻轻拍背安抚,熟练得让网友都笑称她是“全德华”。有镜头拍到她赛后的样子,要么跟队友追着打闹,像只轻快的小鹿;要么蹲在赛场边捡观众扔的玩偶,一个个摆整齐,眼里的光比聚光灯还鲜活。   可谁能想到,这爱闹爱笑的姑娘,身上早贴满了肌贴。教练何威仪一提她就心疼,胫骨和脚踝的伤就没好利索过,每天上跳台前都得先敷冰,练到后来走楼梯都疼。巴黎奥运会后赶上生长发育,为了控制体重,她每天称重都精确到克,一边扛着伤一边跟体重较劲,硬是把状态给调了回来。   一上跳台,她就换了个人。从10米高台上冲下来,身体蜷起、翻转、打开,每个动作的角度都准到毫米,入水时的水花能“融进”泳池里。可等做完动作爬上岸,她常扶着墙歇会儿,这是伤痛逼出来的习惯,只是观众很少看见。   有人说她天生就松弛,其实她是把压力都藏在了训练馆里。全红婵自己说得实在:“受伤后练得特苦,脚都扛不住,但我挺开心的。”备战全运会时她也坦言,自己跳得没以前好,可从没想过放弃,“开心就好”是她挂在嘴边的话。就像陈芋汐祝福的那样,这个被喊“天才少女”的姑娘,真活成了无忧无虑的样子。   之前有记者问她,会不会担心成绩下滑。她趴在保护垫上,笑得特坦然:“不跳水也行,掌声少了也能接受,我开心最要紧。”这话在竞技体育里多难得,多少人把金牌看得比天重,她却分得明明白白,跳台上拼尽全力为国争光,跳台下就好好享受生活。   别人在颁奖台忙着摆造型,她在哄娃;别人纠结外界怎么说,她在捡玩偶、跟队友说笑;伤痛找来时,她敷上冰袋接着练。全红婵的松弛,从来不是躺平,是拼过之后的从容,是把荣誉和生活拎得清的智慧。   那天颁奖台上,金牌的光和宝宝的笑脸都落在她脸上。人们记住的不只是又一个冠军,更是这个会温柔抱娃的全红婵,她让我们明白,最动人的从不是完美的奖牌,而是奖牌背后,那个鲜活、真实、把日子过成诗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