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当地时间11月1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和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签署了关于将哈萨克斯

当地时间11月1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和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签署了关于将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关系提升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与同盟关系水平的宣言。   这一表态不仅是两国关系的升级,更是在当前俄乌冲突、全球地缘政治剧烈动荡的背景下,俄罗斯在中亚方向上迈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一步。   说起来,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本来关系就不一般,两国接壤边境长达七千多公里,历史联系深,经济互补强,而且在苏联解体后,哈萨克斯坦一直是独联体中对俄罗斯态度最为稳定的国家之一。   但这次不一样,是第一次公开将双边关系用“同盟”来形容,这个词的分量,在当前全球多国讲究对冲和平衡的外交环境中,显得尤为突出。   托卡耶夫此次访问莫斯科,不是走过场,他和普京不仅会谈了当前的双边合作,还涉及到军事、安全、能源运输、区域稳定等一系列实质性问题。   双方强调加强互信,推动联合项目,还要共建物流通道和关键基础设施,这些内容不是空话,而是与当前中亚整体格局联系紧密。   一方面,随着欧亚经济联盟的发展,俄罗斯希望通过加强与哈萨克斯坦的合作,把这条向东向南延伸的通道打通;另一方面,哈萨克斯坦也在寻找一个既能保障自身安全,又能在大国博弈中有稳定依靠的合作方式。   这份宣言的签署,其实也是对外释放了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当前,俄罗斯在西线面对乌克兰战场和北约压力,在东线又对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保持高度重视,中亚这一地缘核心地带的稳定与否,对于俄罗斯未来的整体布局至关重要。   哈萨克斯坦作为中亚最大的国家,其政治走向和对外政策选择,对整个地区的影响不容小觑,普京非常清楚,失去中亚的稳定,就等于自己后院着火,与其坐等问题出现,不如通过主动出击来稳住盟友。   而对托卡耶夫来说,这也是一场有准备、有目标的政治动作,近些年来,哈萨克斯坦在对外政策上尝试走出传统的“亲俄路线”,希望在中、美、俄之间保持独立性。   但现实是,面对俄乌战争后西方对俄罗斯的围堵,哈萨克斯坦自身也遭遇了不小压力,西方对其能源出口有意插手,而国内经济也需要稳定的外部合作伙伴。   从这一点看,托卡耶夫选择在这个时间点与普京共同签署这份宣言,也是对外表明哈方的基本立场,即不会加入任何遏制俄罗斯的阵营,也不愿意在大国之间被动摇摆。   未来无论北约是否扩大到这一地区,有哈萨克斯坦的配合,俄罗斯都能在战略纵深上保持一定的主动权。   从能源合作角度看,两国的利益绑定也越发明显,哈萨克斯坦很多石油和天然气出口依赖俄罗斯的管道系统,而俄罗斯在面对西方制裁下,也需要更多“友好国家”来分摊经济压力。   双方在这方面的合作,未来只会更加紧密,再加上两国在上海合作组织、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等多边平台上的互动,这次宣言的意义不仅仅体现在双边层面,更是对整个中亚地区政治生态的一次深刻影响。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背景是,哈萨克斯坦近年来国内局势并不完全稳固,托卡耶夫上台后经历了政治权力的重新整合,国内一度爆发骚乱,俄罗斯当时通过集安组织紧急出兵维稳,算是给了托卡耶夫一次实打实的支持。   这段经历也让托卡耶夫对俄罗斯的安全可靠性有了更直观的认知,这种信任基础,正是本次宣言能顺利达成的重要前提。   总的来看,这次普京与托卡耶夫签署的宣言,不只是一次外交表态,更是两国在当前国际格局下的一次战略对接。   俄罗斯借此稳住了南部边境的关键环节,而哈萨克斯坦也借机强化了自身安全屏障和经济合作基础。   未来,中亚地区的战略走向,很可能会因为这份宣言的签署,进入一个更加紧密的区域协作阶段。   参考资料:央视新闻《普京会见托卡耶夫 俄哈关系提升至全面战略伙伴联盟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