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以詹天佑为榜样,梦想是造出最好、最安全的火车......今年夏天,来自安徽太湖的18岁少年詹胡涛考取了心仪的大学,但却因病离世,未能踏入他心心念念的大学校园。父母发文痛心宣布其死讯,引发广泛关注。
“我跟他妈妈一定要带着他的遗愿,去他的大学教室里走走看看,一定帮他完成心愿。”11月13日,大皖新闻记者联系上了詹胡涛的父亲詹先生,“儿子生前很乐观坚强,他就是太懂事了。”
以为是普通感冒,带病完成高考
詹先生告诉大皖新闻记者,儿子患有EB病毒感染引起的嗜血细胞综合征,“我们也不知道怎么会这样。他最开始是高考的时候有三天发烧,就去诊所里当普通感冒治疗。”虽然高考时发着烧,但詹胡涛还是坚持完成了高考,“每天都是考完一场出来吊水,吊了水以后又接着去考第二场。”
“十来天以后他又发烧,我们还以为他是感冒,又给他吊水了,他也好了。但过了几天他仍是发烧,这个时候吊水已经不起作用了。那时候医生就说要验一下血,结果一验血发现血项都不对。”詹先生说。
几经辗转,詹先生带着儿子来到了合肥就医,“医生说孩子情况比较紧急,随时都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回忆起儿子确诊的那天,詹先生说,犹如晴天霹雳,“一进医院,医生马上就把孩子的病危通知单给我们,让我们签字,说可能随时需要做抢救。”

詹胡涛在病床上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
化疗时强忍病痛,“爸爸妈妈我很好”
为了让詹胡涛的病情得到更好地控制,父母带着他来到了上海治疗,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一场又一场与病魔的生死较量。“前几次化疗还能控制住病毒,到后面几次已经很难控制了,医生说要改方案了,用了特别厉害的那种化疗药。”詹先生几度哽咽,“用了那种化疗药以后,孩子所有的动作都变慢了,吃饭的动作都比以前慢多了,我们能看出来他很不舒服,但他从来不说。”
“他还安慰我们说,‘爸爸妈妈我很好。’”在詹先生眼中,儿子从小就乐观坚强,“他就是太懂事了。”因为姓詹,儿子觉得詹天佑是家族里很了不起的名人,“从小就以詹天佑为榜样,梦想是造出最好、最安全的火车。他学习也很刻苦,家里一面墙都是他的奖状。”
虽未谋面,老师同学主动为其捐款
今年夏天,詹胡涛如愿被大连交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录取。“大家都没想到这么严重、这么突然,本来胡涛说是准备休学一年,治好病再来学校读书。”詹胡涛的辅导员、大连交通大学的于老师告诉大皖新闻记者,在詹胡涛生病期间,他也在线上与胡涛聊过天,“他很阳光,很积极乐观的一个小伙子。”
为了帮助胡涛,大连交通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们也积极为胡涛捐款,“同学们都还没见过胡涛,但是大家都经历过高考,也特别心疼胡涛。有些学生家长也会捐。”于老师说,同学们还给胡涛写了很多小纸条,“都希望胡涛能好起来、进入大学校园。”

同学为詹胡涛准备的纸条。
11月10日晚,因干细胞移植手术后的严重排异反应,詹胡涛永远离开了人世。詹先生说,很愧疚未能护他周全,“也很感谢胡涛生病期间帮助过他的所有爱心人士,但现在请不要给我们捐款了,请把善款留给更需要的人。”

詹胡涛画的通往大连的“詹天佑号”火车。
在化疗时,这个18岁的少年曾画了一辆通往大连的“詹天佑号”火车。这幅画与大学录取通知书一起,一直放在他的床边,伴随着他度过了与病魔抗争的艰难时光。“过段时间,我跟他妈妈一定要带着他的遗愿,去他的大学教室里走走看看,一定帮他完成心愿。”詹先生说。
大皖新闻见习记者魏顺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