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侵华14年,中国伤亡了3500万人,军队伤亡380万人,平均约每13个人就有一个人死于日军之手。从日军伤亡约130万人来看,相当于每死一个日军就得牺牲27个中国人。 这些数字不是冰冷的统计,是一个个破碎的家庭,是一片片被血浸染的土地。1937年南京城,六周时间里30万同胞惨遭屠戮,老人被活埋,妇女遭蹂躏,孩童被挑在刺刀上取乐,长江水面漂浮的尸体让江水都变了颜色。那个年代,没有所谓的“安全区”,农村里日军“三光政策”所到之处,房屋烧成焦土,粮食被抢光,只剩下孤儿寡母的哭声在旷野里回荡。 3500万人,意味着每一个中国家庭都可能遭遇过生离死别。河北潘家峪的村民,被日军逼进一个大院内集体屠杀,1200多人遇害,整个村子几乎被灭门;东北的“731部队”,把活人当实验品,细菌战、冻伤实验、武器测试,每一项都惨无人道,仅浙江一带,就有数十万人死于细菌战引发的瘟疫。这些伤亡里,有扛着锄头参军的农民,有放下书本奔赴战场的学生,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嗷嗷待哺的婴儿,他们本可以过着平静的生活,却被侵略者的铁蹄碾碎了一切。 为什么牺牲比例会这么悬殊?当时的中国,工业基础几乎为零,军队装备落后到令人心疼。八路军战士平均每三个人才配有一把枪,子弹更是稀缺,很多士兵上战场只能揣着几颗石子、一把大刀;而日军拥有先进的火炮、坦克、飞机,海上还有航母编队支援。淞沪会战中,中国军队靠着血肉之躯抵挡日军的钢铁洪流,一个师上去,往往几天就打光了,有的连队拼到最后只剩下几个人,却没有一个人退缩。 更让人愤慨的是,日军的侵略根本不讲人道。他们轰炸平民区、医院、学校,用化学武器攻击手无寸铁的百姓,甚至把战俘当作练习刺杀的靶子。1941年重庆大轰炸,日军持续五年多的无差别轰炸,造成1万多平民伤亡,防空洞里窒息而死的同胞,他们到死都没等到逃生的机会。而中国军队哪怕在最艰难的时刻,也始终坚守着底线,优待俘虏,保护平民,这种善良在侵略者面前,却成了他们肆意施暴的借口。 380万军队伤亡,每一位战士都是英雄。平型关大捷里,八路军战士在冰天雪地里埋伏数天,靠着近战、白刃战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台儿庄战役中,中国军队浴血奋战,付出伤亡5万多人的代价,才取得了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他们有的才十几岁,还没来得及看清这个世界,就把生命永远留在了战场上;有的身负重伤,却依然咬着牙爬起来继续战斗,只为守护身后的同胞。 14年抗战,我们赢了,但胜利的代价太沉重了。每一个牺牲的同胞,都用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和平。这些数字时刻提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软弱就会被欺凌。现在的中国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任人宰割的国家,但我们永远不能忘记,3500万同胞的鲜血告诉我们:和平从来不是靠祈求得来的,是靠强大的国力、坚定的意志守护来的。 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是为了不让悲剧重演。那些说“过去的就让它过去”的人,根本不懂这3500万生命背后的伤痛。我们要记住每一位牺牲者,记住那段屈辱又悲壮的历史,用实力守护好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让先辈们的血不白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