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户惨遭割韭菜?主力资金偷偷撤离,A股可能又要面临大调整了? 最近三天,A股主力资金撤出五百多亿,新能源和半导体板块跌得最厉害,老陈这样的散户重仓持有新能源龙头股,三天内下跌8%,心里自然难受,他不是个例,很多散户都面临类似情况,手里的股票拿不住,平均持股时间只有27天,比五年前缩短了近一半。 散户手里拿着三分之一的股票,却做出七成的买卖,这说明短线操作的人多,长期持有的人少,那些大股东一拿就是五年以上,市场现在的情况是短线的人在追逐机会,长线的人选择退出,这种不平衡的结构让整个股市变得更乱。 注册制实施几年以来,上市公司增加了五千多家,但退市的企业很少,比例只有1.2%,成熟市场通常达到3%到5%,差距很大,一些公司刚上市业绩就下滑,去年就有11%的新股一上市就表现不佳,长期资金比如保险资金和社保基金加起来只占到14.6%,基金的投资行为也变得更短期,平均持股时间从一年半缩短到不足一年,像散户一样追涨杀跌,对稳定市场起不到作用。 很多人手里只有十万块钱,却总想着在三年内实现财富自由,他们买股票时专挑市盈率高的品种,比如怡达股份,八十多倍的市盈率也敢冲进去,被套牢了又不肯卖出,嘴上说着“底部就在眼前”,其实是在硬扛,像中兴、中芯国际这样的股票,主力资金天天在流出,散户还在不断接盘,最终成了资本套利的最后一环。 量化机构通过算法捕捉市场情绪,低买高卖赚取快钱,监管机构识别异常交易的准确率只有68%,而美国达到92%,散户维权困难重重,2023年虚假陈述案件平均审理需十四个月,最终仅三成多人获得全额赔偿,由于举证难、耗时长、赔偿少,多数人选择放弃追讨。 主力资金现在避开高估值板块,转向基建和消费领域,这种变化不是简单的板块轮动,而是基于政策稳定和盈利机会的判断,散户投资者可以关注资金流向,如果某个板块连续五天以上获得主力买入,并且有政策支持,就可以分批用小仓位尝试跟进,如果只是股价表现平稳,不要轻易相信,那可能只是表面的热闹。 2015年那会儿散户参与得很多,现在只有当时的三分之一水平,但银行里到期的存款有二十万亿,这些钱还在找地方投进去,历史不会重演,可人的心态没有变,市场结构也没调整到位,眼下这种局面很容易让一批人被动接手,特别是那些总想抄底的人。 以前我也觉得底就在眼前这话挺有道理,后来慢慢发现,听多了这种话,钱包就会变空,市场不是靠感觉就能玩得转的,要看清楚结构变化,看清楚资金流向,还得注意政策动向,光想着幻想翻倍,早晚会被现实叫醒,老陈这次亏了钱,下次能不能改过来,我看希望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