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呼和浩特:厚植青城宜业沃土双向奔赴成就梦想

初冬的清晨寒意渐浓,张思渊如往常一样去上班。得益于首府的人才引进政策,在2025年毕业季,她凭借面试的优异表现,实现了学校到职场的无缝衔接。

“呼和浩特近几年的人才引进政策很有吸引力,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锻炼平台,聘用后还会给予丰厚的安置费,方方面面都体现出对人才的重视,而且在呼和浩特生活幸福感很强。”张思渊对首府的人才政策赞不绝口。如今,这样安稳、规律且有意义的生活,恰如她期待的那样。

近年来,呼和浩特紧扣就业优先政策和人才强市战略,制定出台“人才10条”“人才强市25条”“引人留人18条”等多项人才政策,并入选“最佳人才发展生态城市全国50强”。壮美悠久的自然人文风光、优渥宽松的人才发展环境、蓬勃兴盛的产业发展态势……魅力青城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年将求职目光投向这里,共同书写城市与人才双向奔赴的华美篇章。

在“‘青’心于此‘城’心相邀”呼和浩特市2025年秋季区外引才专项招聘活动人才引进双选会(南开大学站)上,两个展位前挤满了来自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的毕业生。其中,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李佳琳与工作人员聊得格外热络。她笑着告诉记者:“我就是呼和浩特本地人,一直以来对家乡的发展非常关注。近些年,呼和浩特在经济、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发展迅速,为我们回家乡就业增强了信心。今天详细了解了引才政策和企业岗位需求,希望能回到家乡,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建设家乡的实践中。”

优厚的人才政策不仅牵动着在外求学的青城学子的心,更对外省的青年学子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天津大学研三学生高欢在展位前驻足良久,边浏览政策海报边与女友展开讨论。随后,二人拿起手机扫描宣传手册上的二维码,了解企事业单位岗位信息。“我来自山西省忻州市,刚跟工作人员聊了很久,了解到呼和浩特给予人才的政策保障十分完备,像高校毕业生租购房补贴、硕博人才奖励、创业担保贷款支持以及在交通和就医等方面也有一定优待,方方面面都为我们考虑到了,感觉这座城市很贴心、很有温度。”高欢由衷地感慨道。

“十四五”期间,呼和浩特围绕公共就业服务进行全方位升级,人岗对接、创业扶持、技能培训等就业服务多点开花。全市积极落实“马兰花”创业培训计划与“青创助航”行动,出台场地支持、租金减免、创业补贴等22项扶持政策,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3亿元,助力每一个创业梦想。同时,首府深入推进“技能呼和浩特”“技能照亮前程”等行动,健全职业技能培训体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达到129家,覆盖职业(工种)178个,创新开展“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新增技能人才14.98万人。

初冬时节,天气渐冷,赛罕区六犋牛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里却暖意融融,一片欢声笑语。20余名妇女学员手拿绣花针,在老师的指导下,照着图样认真缝制着一个个精美的饰品挂件——鸿运醒狮。这是内蒙古赞蓝职业培训学校在此开设的订单式手工编织和非遗刺绣培训班,这些挂件将由学校以10元/个的价格回收后销往全国各地。

在内蒙古赞蓝职业培训学校负责人辛琳的手机中,记者看到了一笔笔给参训学员的转账记录,他说:“举办‘订单式’职业技能培训班,为参训学员拓宽了灵活就业的路子,让她们足不出户就能获得一定的收入。”

刘丽萍是六犋牛村的一名全职妈妈,也是参训学员之一。她一边缝一边向记者介绍:“我是从零基础开始学习的,老师们教得很细致,现在已经能独立缝制作品并开始接单了。通过培训,我掌握了一技之长,也有了一定的收入,很有成就感。”

如今的呼和浩特,正以政策为翼、服务为壤,让“城”与“才”的双向奔赴愈发坚定。机关单位里伏案忙碌的张思渊、满怀憧憬准备返乡的李佳琳、计划扎根青城安家立业的高欢情侣、指尖生花的“刘丽萍们”……这座充满温度与活力的城市,正以开放的姿态拥抱八方人才,与万千奋斗者携手,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续写着更加璀璨的首府宜业新篇章。

丨校读:于惠敏

丨审核:韩舒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