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潮州城隍民俗文化馆获悉,该馆建设项目已全面完工,将于近期向公众正式开放。
潮州城隍民俗文化馆精美大气。庄园摄
位于潮州古城区牌坊街北段的城隍民俗文化馆,分潮州府城隍民俗文化馆与海阳县城隍民俗文化馆两座,整体风格精美大气,尽显明清建筑风韵。木工负责人卢庆合向记者介绍,团队40余人历时整整一年,完成了馆内全部陈设工程。
陈设部分主要包括塑像与香龛。塑像分为大漆脱胎塑像与木雕塑像两类。大漆脱胎塑像运用漆器髹饰技艺,以泥土与稻草塑成胎体,再通过“一层布一层漆”反复叠加脱胎成型,最后以朱砂、石青、石绿等天然矿物颜料进行彩绘装饰。卢庆合表示,裱布上漆需重复七遍,每裱一层都须自然阴干,因此完成一尊塑像约需半年时间。潮州漆器髹饰技艺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潮州传统工艺宝库中的瑰宝。潮州城隍民俗文化馆共有46尊大漆脱胎塑像,无论是儒雅文官,还是威猛武将,每个人物的神态与动作都经过反复推敲。“不仅要形像,更要神似。”卢庆合强调,其中最难把握的是吴均塑像的面部刻画。
史志记载,道光二十四年潮州遭遇水灾,吴均临危受命主持救灾,因功升任潮州知府。至咸丰年间,他又屡建功绩。因其清廉担当、爱民如子,吴均被尊奉为潮州府城隍爷,其“惩恶扬善、护佑民生”的精神至今仍在潮州流传。至今,仍有“民不能忘”牌坊立于广济桥上以纪念这位先贤。为精准塑造吴均形象,卢庆合专程走访宁波、广州等地的城隍庙,并查阅相关典籍,经多次修改,最终塑造出一尊既庄重威严,又透出慈爱之情的塑像。
此外,馆内还陈列有82尊栩栩如生的木雕塑像,以及融合金漆木雕与木工技艺的香龛与案桌。这些作品雕工精湛、流光溢彩,将潮州传统工艺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城隍民俗文化馆依托深厚的民间基础与精神凝聚力,有效联结海外乡亲的文化情感,纾解乡愁,在促进海内外文化交流互鉴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潮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庄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