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美国即将动武,欧盟全面反对?鲁比奥反讽:你们应该感谢美国 近期,美国“福特号”

美国即将动武,欧盟全面反对?鲁比奥反讽:你们应该感谢美国 近期,美国“福特号”航母战斗群已经出现在加勒比海区域,1.6万名海军陆战队员待命,美国对委内瑞拉动武的可能性一夜之间成了全球新闻头条。 美国媒体连夜跟进,把这场军事调动渲染得像暴雨前的乌云压顶,搞得连加勒比海附近的小国都开始担心自己的安危。可让人没想到的是,美国刚磨刀霍霍,欧洲盟友却突然唱反调。 G7外长会议还没开完,欧盟那头就传来一片反对声,美欧之间的裂痕一下抬到台面上,局势变得扑朔迷离。 G7外长会议成了“国际法”辩论的主场。法国的外长在会上直言,美国这套操作和国际法八竿子打不着,搞军事行动得有联合国授权,欧盟代表博雷利也跟着强调,大家得讲规则,不能说谁有枪谁就能定规矩。 欧洲这边的声音很一致,就是觉得美国这回动作太大,没有法律依据,容易搞出大乱子。美国这头,时任国务卿蓬佩奥一点不含糊,开口就是“欧洲没资格决定美国怎么保卫自己,也没资格定义国际法”。 他的意思很直接,美国要动手,谁也拦不住。媒体把两边的交锋写得很详细,现场气氛一度尴尬,欧洲觉得美国太“任性”,美国觉得欧洲“多管闲事”,双方火花四溅。 鲁比奥还甩出一句反讽,说欧洲应该感谢美国。理由很简单,美国这次打着打击毒品的旗号,说是为了整个西方世界的安全,帮大家清理“门口的垃圾”。 媒体早几年就报道过,芬太尼等毒品通过加勒比地区流向欧美,两边都头疼。美国现在说,既然我出兵帮大家解决麻烦,欧洲反而不领情,这话里话外都透着一股“我为人人,人人还嫌我”的味道。 可细看下来,美国这波操作其实更像“实力外交”的体现,谁拳头大谁说了算。美国在欧盟面前强硬到底,但在与其他国家交往中展现的务实姿态,这种“森林法则”式的行事风格,早被国际社会看穿。 美国新版防卫政策中强调的西半球优先理念,让门罗主义的影响再度引发关注,像对乌克兰的援助调整与对委内瑞拉的强硬态度,形成了区域“集中发力”的态势。 美国这并非简单的全球扩张收缩,而是基于区域利益的战略侧重。对比冷战时期的全球布局,如今的美国更讲究“精准发力”,聚焦核心利益关切。 欧盟这回的处境也挺尴尬。安全上,欧洲长期依赖美国主导的安全保障体系,尤其近期与俄罗斯关系紧张的背景下,美国对乌克兰援助的调整曾让欧洲深感压力。 安全依赖让欧盟很被动,可在价值观上又不能不讲国际法,不能看着美国在自己眼皮底下动武不吭声。 现实就是,欧盟嘴上反对,实际行动上却很难脱离美欧安全框架,反对声音显得有点“雷声大雨点小”。 欧洲内部这些年一直在讨论“战略自主”,可真要实现美欧关系的实质性平衡,谁都知道说易做难。 美国这边只要在安全议题上强硬表态,欧盟再怎么反对也面临不小压力。可以说,美欧之间的利益与理念差异早有积淀,这次委内瑞拉相关争议不过是让这些分歧显性化。 其实,国际社会对美欧之间的这类分歧并不陌生。过去几十年,美国在全球安全事务中常以“主导者”自居,欧洲则更强调多边规则与国际秩序。 可现实摆在眼前,国家实力仍是影响国际话语权的关键因素。美国现在用“打击毒品”这样的理由对外展示强硬,看似占据道德立场,实际还是在维护自己的区域战略利益。 而欧洲,虽然在嘴上坚持国际法,但在实际影响力与行动能力上存在局限。美欧关系发展至今,分歧的深化已呈现一定结构性特征,并非短期可以弥合。 从历史上看,大国间的利益博弈与盟友间的分歧并不鲜见。冷战时期的美苏对抗、欧洲在大国博弈中的定位选择,其内在逻辑在当代仍有体现,只不过具体议题与表现形式有所不同。 现在美国一边调整全球战略部署,一边在西半球强化存在感,欧洲则在安全依赖与战略自主之间寻求平衡。 加勒比海的军事部署,搅动的远不止是地区局势,更是跨大西洋关系的根基。美欧之间的这场分歧,看似围绕委内瑞拉相关议题展开,实则折射出全球格局正在发生的微妙变化。 参考资料:美国近期加强在加勒比地区军事部署 来源 : 央视网 2025-11-07 16:39